From: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1016/20/1361014_156687826.shtml
朋友们大家好,我是《商界评论》副主编陈建国,非常高兴来到这里和大家分享投资理财的经验,今天首先和大家分享的稳健性投资者的财富升值路,按照人生阶
段教大家选择稳健的投资方法,大家可以对应自己目前所处的人生阶段,看看自己的投资方式是否恰当,希望这篇经验能让更多的朋友们获得财富增值。
实际上,除了少量的超级厌恶风险或激进的理财者外,大多数人都属于*稳健型投资者*。超级厌恶风险型的投资者只适合储蓄,不适合购买理财产品;而激进
的理财者,总能洞悉人性,决战财富浪尖,享受非生即死的快感。 那么对于大多数稳健型理财者来说,财富增值该遵循怎样的路线呢?人生的不同阶段,对财富有着不同的需求。同样是稳健型的理财者,同样的理财产品,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配置方式。理财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的财富增值,某种意义上,财富升值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过得更稳健、快乐。
步骤/方法
1. *第一阶段:职场起步,原始积累*
*现状*:人生、理财和职业都是一片空白。
*期盼*:迈出职场升迁第一步,有第一笔积蓄,买第一套房子。
*路线图*:这时候理财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实在无多少财可理。首要的是“升官发财”,职场最关键的是迈出升职的第一步,这样才会有“钱景”,才会更快地拥有第一笔积蓄。所以微薄的工资最好能拿来用于*职场充电和提升个人素 质*。如果工资待遇还不错,除了开支还有余钱,那就拿一半存银行以备急需。剩下的50%可以购买些*高风险高收益的股票或偏股型基金*,反正投入不 多,赌一把,失去的不多,但得到的却很丰厚,“四两拨千斤”。如果存够一笔钱付首付了,那就赶紧买房,即使能提前还房贷也无必要,因为房产增值的幅度远大于银行利率,钱还可以继续投资其他理财产品。
*禁忌*:动不动就跳槽,既浪费人脉,也浪费经验;盲目攀比,当“月光族”;
投资过于保守,把所有的余款都存银行,被通货膨胀一挤压,越存越少。
2. *第二阶段:结婚成家,财富跃进*
*现状*:有了些钱,但不多;有了事业,但不大;年龄不小,结婚正当时。
*期盼*:瞄准结婚,出手买房,有规划地投资。
*路线图*:这时候结婚已进入议事日程,而与结婚有关的理财项目就多了,比如买房的需求就很迫切,婚礼也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必然会压缩投资理财的空间,可以多多关注能够*随时套现或赎回的短期理财产品*。
*禁忌*:手头刚有点钱,千万别花得比赚得还快,否则永远没有积累;两人在一起,预算执行得好,会节约很多钱,但是控制不好,则会严重超支。
3. *第三阶段:成家立业,儿女优先*
*现状*:收入渐入佳境,儿女开支猛增,父母要尽孝。
*期盼*:为儿女创造未来,为父母安享晚年创造条件。
*路线图*:无房者,购房为第一要务,安居才能乐业。至少得准备半年左右的现金存款,以备急需。剩下的存款,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用于*购买基金
和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变现方便,儿女上学、父母疾病等都需要大额资金,可随时支出大额资金,也能对冲部分通货膨胀造成的损失;主要部分用于*股
票、房产等投资*,目的是获取高额收益,毕竟现在还年轻,而且抗风险能力也比较强,此时是高风险高收益理财的最佳时机;一部分用于*子女教育的定
投*,一定要坚持下去,可以积少成多,同时可以购买个人大病保险、养老保险等保障型产品。如果需要,还可以购买黄金、古钱币等资产或艺术品保值增值。
*禁忌*:不管孩子的发展状况,一心让孩子上名校、请名师,盲目花费大量金钱,同时也给孩子很大压力;过早地给孩子购买诸如健康保险、意外保险等保
险理财产品。
4. *第四阶段:中年不惑,保障优先*
*现状*:收入已过高峰,健康状况日趋下滑,得为安享晚年谋划了。
*期盼*:为儿女婚嫁准备基础设施,为自己养老谋划后事。
*路线图*:儿女婚嫁可能需要的房产、就业需要的关系往来,都需要投入,可为此选择相对稳健又具有相当收益率的*指数基金*。到了中年,出于健康考
虑,各种*保险*必须得提上日程了,可以根据个人的职业和身体状况选择意外伤害险、重大疾病险、人寿保险等以防万一。当一切进入正轨之后,人过中
年,也得用理财的收益享受下人生,比如旅游等,此时如果还有住房贷款,可以考虑提前还掉,毕竟越往后,还款能力越低,风险越大。
*禁忌*:与第一阶段没有多少存款,可以大胆激进投资不同,现阶段收入和积蓄都达到一定的数量,虽然可以承受大风险,但切忌盲目投资。
5. *第五阶段:垂垂老矣,投资回收*
*现状*:面临退休,职业生涯接近尾声,财富已过顶峰,经不起折腾了。
*期盼*:安度晚年,心态平和。
*路线图*:趁着心理承受力尚可、相对理性时,赶紧*清空现有股票账户*。因 为人过了50岁,思维和信息的筛选能力都已经难以跟上时代,而且心理承受能
力会有所下降,一旦遭遇高风险,抗打击能力相对较弱。资金的50%可以用于* 变现快的资产和银行短期理财产品*,以防突发性的大额支出,如疾病。剩余
的50%可以*购买债券和债券型基金等低风险银行理财产品*,甚至可以买入少量实物黄金以抗通胀,家庭设立重大疾病保障基金。
*禁忌*:依然沉迷于激进型理财,却受不了亏损的刺激;或者梦想一夜暴富,
豪赌内幕消息;为了赚钱,不顾自身健康,最终花费更多的钱去治病。
小结
* 实际上,一个人的风险偏好不仅与性格息息相关,还与其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年轻时用较少的积蓄挑战高风险投资产品;到了中年则转为稳健理财,高
风险和低风险产品相互搭配;晚年则完全从激进型理财中退出,转而寻找无风险产品,能跑赢CPI即可,理财产品也多以保险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