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雷达选型指南:机械式、半固态与固态的原理、区别及应用

激光雷达技术概览

激光雷达(LiDAR,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作为先进的环境感知技术,在自动驾驶、机器人导航、测绘等领域扮演着关键角色。其工作原理基于飞行时间法(Time of Flight,ToF),即通过发射激光脉冲并测量脉冲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差,结合光速来精确计算目标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公式表达为d=c×t/2,其中d是目标距离,c是光速,t是激光往返时间。除距离信息外,激光雷达还可根据反射光强度获取目标物体的表面特性信息,进而生成周围环境的高精度三维点云图,为系统决策提供丰富的数据基础。随着技术的持续演进,激光雷达从早期的机械式逐步发展出半固态和固态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在结构设计、扫描方式、性能特点及应用场景上均呈现出显著差异 。

机械式激光雷达

结构与工作原理

机械式激光雷达是最早实现商业化应用的激光雷达类型,其结构相对直观。典型的机械式激光雷达由电机、旋转支架、多个激光发射器和接收器组成 。工作时,电机驱动旋转支架带动激光发射与接收模块进行 360° 旋转,垂直方向上多束激光光束呈扇形排布。发射端的脉冲激光器以纳秒级脉宽发射特定波长(常见 905nm 或 1550nm)的激光束,单脉冲能量可达微焦耳级 。旋转镜片将激光束按特定角度偏转,在水平方向进行扫描;垂直方向则通过电机步进实现多线扫描。反射回来的激光束由雪崩光电二极管(APD)接收,时间数字转换器(TDC)精确记录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根据光速与飞行时间,结合扫描角度信息,通过前述公式计算目标距离,并生成空间坐标,最终形成三维点云数据 。例如,Velodyne 公司早期推出的 HDL - 64E,拥有 64 组垂直排列的激光器与旋转镜片,在 10Hz 转速下每秒可输出超 200 万个空间点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tart_up_go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