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定义博客皮肤VIP专享

*博客头图:

格式为PNG、JPG,宽度*高度大于1920*100像素,不超过2MB,主视觉建议放在右侧,请参照线上博客头图

请上传大于1920*100像素的图片!

博客底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不超过1MB,可上下左右平铺至整个背景

栏目图:

图片格式为PNG、JPG,图片宽度*高度为300*38像素,不超过0.5MB

主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Hover:

RGB颜色,例如:#AFAFAF

副标题颜色:

RGB颜色,例如:#AFAFAF

自定义博客皮肤

-+
  • 博客(45)
  • 收藏
  • 关注

原创 车载毫米波雷达(二)—基本原理

毫米波雷达通过天线发射调频连续波(FMCW),利用反射回波与发射波的时间差可计算出目标距离。此外,毫米波雷达可也基于多普勒原理,通过发射与反射信号的频率差异可以精确测量目标相对于雷达的运动速度,进一步通过多目标检测与跟踪算法实现多目标分离与跟踪。车载毫米波雷达工作原理多普勒效应示意图。

2024-09-04 10:33:59 2409

原创 智能网联汽车电子电气架构(下)

从资产的表现形式, 可以分为数据、 软件、 硬件、 服务等, 而从需要保护的业务过程和活动、 所关注信息的角度, 资产类型可包括基于 ECU 的控制功能、 与特定车辆相关的信息、 车辆状态信息、 用户信息、 配置信息、 特定的软件、 内容等。面向新一代 EEA 的安全需求, 基于芯片提供的 OTP, 或SHE\HSM 的安全存储能力, 实现系统关键数据(身份、 密钥等关键信息) 的安全存储, 保证系统的关键数据不被盗取、 破坏、 改写。结合攻击者的动机与识别出的系统用例, 分析对汽车电子系统可能的攻击。

2024-05-29 08:00:00 1091

原创 5万字带你一文看懂自动驾驶之高精度地图前世今生

在讲解高精度地图之前,我们先把定位这个事情弄清楚,想明白,后面的事情就会清晰很多,自古哲学里面讨论的人生终极问题,无非就三个,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去哪里,这里的位置定位就包含了人生哲学中的两个问题,可见其重要性。如果你有一个路痴女朋友,如果她在外面迷路了,如果是在10年前没有那么发达的导航手机,可能给你电话沟通是这样的。——你在哪儿呢?——啊?我在马路上啊。——有什么特征?——头顶有个月亮。——你旁边有什么啊?——有个路灯。——有没有路牌啊?路

2024-05-16 06:30:00 951

原创 4万字一文带你看懂车载摄像头技术、市场、发展前景

1、小孔成像在战国初期,我国学者墨子(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和弟子们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并记录在《墨经》中:“景到,在午有端,与景长。说在端。”“景。光之人,煦若射,下者之人也高;高者之人也下。足蔽下光,故成景于上;首蔽上光,故成景于下。在远近有端,与于光,故景库内也。”此文解释了小孔成倒像的原因,指出了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这是对光直线传播的第一次科学解释。而西方世界直到公元前350年,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提出光学法则,西方人从此了解小孔成像的光学原理。

2024-05-14 15:51:47 781

原创 自动驾驶传感器之毫米波雷达(一)基础篇

所以,通过检测这个频率差,可以测得目标相对于雷达的移动速度,也就是目标与雷达的相对速度。雷达, 是英文RADAR的音译, 源于Radio Detection and Ranging的缩写, 意思为“无线电探测和测距”,即用无线电的方法发现目标并测定它们的空间位置,这也揭示了雷达最重要任务就是检测与目标物体的距离、速度和方向。由于我们大学是气象学院的前身,所以学校里面会非常多雷达接收的天线,大脑里面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上图这样的雷达场景,如果车上背这么大一个家伙,根本无法行走,所以我们先来看看雷达的工作原理。

2024-05-14 15:48:29 1241

原创 自动驾驶传感器之激光雷达(四)主流激光雷达工作原理介绍

Flash 激光雷达的探测距离较短,且能耗高,该方案的领跑者Ibeo在其Flash方案产品IbeoNext上采用了区域扫描技术,一次只有一个区域在发射激光,这样就把发射器的能量集中起来了,让每一束激光都射的更远;Flash 激光雷达需要较高功率的脉冲才能实现较远距离的探测,主要解决方法是采用高功率的固态激光发射器,或采用InGasa 材质的SPAD 作为探测器,简单讲就是提升发射端功率或提高接收端的能力,目前这两种途径成本均较为昂贵。硅基集成光学芯片可以实现大规模激光器的集成,从而推动激光雷达的固态化。

2024-05-11 07:00:00 3391

原创 自动驾驶传感器之激光雷达(三)主流车厂激光雷达的选择及布局

意味着激光雷达必须在现在的上万美金的成本上基本上要下降95%的成本,而且性能还能满足L2+级别的需求,这不是天方夜谭,这是实实在在的需求,这意味着必须有激光雷达厂家去挑战并实现它,必须是技术上进行革命性的改变,如果只是小的修修补补,前面的机械式激光雷达的厂家早就实现成本下降了,来看看激光雷达都有哪些组成,衍生出哪些技术方案,有哪些成本是可以下降的?并且,这些B端客户对激光雷达的技术成熟度、可靠性会有一个比较理性的预期,为确保安全,他们也会严格遵循厂商提供的使用期限,如果超期,会及时更换。

2024-05-10 06:00:00 867

原创 自动驾驶传感器之激光雷达(二)激光雷达配置车型介绍

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计算平台的算力都有明细大幅度提升,目前主流自动驾驶平台的算力是能够支撑起L3级别的要求,当然这个不仅仅是看算力的,还需要外围的感知器件的能力的提升,而这其中激光雷达是整个行业默认在L3级别上必须的传感器,所以可以看到除了倔强的特斯拉以为,目前主流的自动驾驶平台都支持6颗以上的激光雷达。小鹏P5是小鹏汽车的第三款车,跟G3同平台的紧凑级纯电轿车。这里的激光雷达的厂家还处于保密阶段,还没有公布是哪个厂家的激光雷达,从激光雷达的造型和供应商关系来看,极大可能是华为的激光雷达。

2024-05-09 18:30:00 1205

原创 自动驾驶传感器之激光雷达(一)激光雷达为何必不可少?

这样举例就比如好容易理解,不小心被狗咬了,而且那只狗携带狂犬病毒的概率也非常低,现在统计哪怕被狂犬病毒的狗咬了,感染上狂犬病的概率是15%-20%之间,这个时候会选择打狂犬病疫苗不呢,相信99.99%的人都会去打,当然也有杠精选择不打,激光雷达也是这样的,主要做系统冗余保护的,比如小鹏P5虽然使用了激光雷达,但是还是用摄像头做主要的传感器。从探测的距离来看,摄像头会比激光雷达的距离少很多,而且夜间适用性比较差,对于算法的要求非常高,当然这些在成本面前都是可以去优化的,摄像头的成本确实非常非常低。

2024-05-09 10:00:00 865

原创 自动驾驶主流芯片及平台架构(五)选择自动驾驶平台考虑因素

在日系车企中,除了国际化程度比较高的日产,其他厂商毫无疑问都会倾向于瑞萨的 V3U,最为关键的是瑞萨一直都是做车载起家的,车厂的需求拿捏的死死的,德系车对于功能安全和车规级要求是必须项,它也目前在这方面经验最为丰富的厂家,后续拿德系车的订单也分分钟的事情,而且日系芯片相对而言受到制裁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非常安全,当然日本芯片原厂对于中国这边的支持力度都不高,因为研发工程师都在日本,这边办事处比较少。简单来说,芯片的失效率,是基于单个晶体管在某个工艺节点的失效概率,推导出片上逻辑或者内存的失效概率。

2024-05-09 08:00:00 1097

原创 自动驾驶主流芯片及平台架构(四)华为、​高通、英伟达高算力平台

华为的CCA+VehicleStack架构从长远的设计理念来看,目标是实现软件跨车型、跨车企的升级和复用,以及硬件的可拓展、可更换,甚至是传感器的即插即用。第三层是低压的部件层,传感器,执行器,甚至是网关、计算、域控制器等等,再上面一层是软件层,这里含娱乐系统的操作系统、自动驾驶的操作系统、车控的操作系统,而且还包含跨操作系统的VehicleStack,我们叫整车级的中间件,再上面是应用层,比如座舱的应用程序、自动驾驶的应用程序和整车控制的应用程序,再上面是云服务层。Orin芯片是这个计算力的保证。

2024-05-08 18:00:00 4062

原创 自动驾驶主流芯片及平台架构(三)低算力平台

在2018年推出的芯片是R-CAR V3M,这颗芯片是一款主要用于前置摄像头应用的SoC,前置摄像头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为计算机视觉提供高性能,同时支持低功耗和高水平的功能安全。未来智能座舱走向交互方式升级,例如车内视觉(光学)、语音(声学)以及方向盘、刹车踏板、油门踏板、档位、安全带等底盘和车身数据,利用生物识别技术(车舱内主要是人脸识别、声音识别),来综合判断驾驶员(或其他乘员)的生理状态(人像、脸部特征等)和行为状态(驾驶行为、声音、肢体行为),做到让车真正“理解”人,座舱演变成全面“个人助理”。

2024-05-08 08:30:00 3705

原创 自动驾驶主流芯片及平台架构(一)

我们来看看主流的自动驾驶芯片的算力。理论上来说 training 和 inference 有类似的特征,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说,在运算量差别大,精度差别大,能耗条件不同和算法也有差别的情况下,training 和 inference 还是分开的状态。:在原始层把数据都融合在一起,融合好的数据就好比是一个超级传感器,而且这个传感器不仅有能力可以看到红外线,还有能力可以看到摄像头或者RGB,也有能力看到liDAR的三维信息,就好比是一双超级眼睛,在这双超级眼睛上面,开发自己的感知算法,最后输出一个结果层的物体。

2024-05-07 18:00:00 884

原创 5W字一文带你看懂 自动驾驶主流芯片及平台架构

零部件成本下降、中低端车竞争加剧,推动ADAS渗透率在中国市场快速提升,自主品牌ADAS装配量大幅提升零部件成本下降、中低端车竞争加剧,推动ADAS渗透率在中国市场快速提升,自主品牌ADAS装配量大幅提升。5年前在一些高端车型上才有ADAS功能。2015 年以来,电子器件成本不断下降,消费者倾向于选择安全性能更高的、配备智能驾驶辅助功能的汽车。现在中低端车型,尤其是自主品牌,ADAS的装配率已经越来越高了,尤其是FCW前方碰撞预警系统、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ACC自适应巡航、LDW车道

2024-05-07 06:30:00 6648

原创 自动驾驶主流芯片及平台架构(二)特斯拉自动驾驶芯片平台介绍

早期 对外采购mobileye EyeQ3 芯片+摄像头半集成方案,主要是为了满足快速量产需求,且受制于研发资金不足限制;中期 采用高算力NVIDIA 芯片平台+其他摄像头供应商的特斯拉内部集成方案,mobileye开发节奏无法紧跟特斯拉需求;当前:采用自研NPU(网络处理器)为核心的芯片+外采Aptina摄像头的特斯拉核心自研方案,主要原因在于市面方案无法满足定制需求,而后期时间和资金充足,公司自研实力和开发自由度更高。为了掌握自动驾驶话语权,同时并掌握核心

2024-05-06 22:34:13 2697 1

原创 2.5W字 一文读懂汽车智能座舱的FLASH 存储市场、技术

吃瓜群众:机哥,存储是什么玩意,我买手机、电脑的时候导购员都说买内存大的,三星的好,品牌大,问题少,我也只有看哪个内存大就买那个。机哥:额,这个嘛,说来话长,慢慢说,那我先问你一个问题,你记得上周三中午吃的什么菜么?吃瓜群众:额,这个记不住了看吧,如果没记笔记的习惯,上周三吃了什么基本上很少人记得起来,此时需要有一个存储的东西,把这部分内容记录下,电子部分可以理解为存储设备。我们先来看看手机上的存储,下图是华为P40pro的硬件配置,可以看到运行内存是8GB,机身存储是128

2024-05-06 22:22:44 1536

原创 车联网产品与应用

如果车与车(vehicle to vehicle,V2V)、车与路(vehicle to road, V2R)、车与云(vehicle to cloud,V2C)服务等及时通信协商,不仅智能驾驶难度会降低,而且驾驶将会更安全,交通效率也会更高,因此车联网技术应运而生,在国内外都受到高度的重视。据估算,基于C-V2X的车路协同能减少50%单车智能遇到的问题,降低成本至少30%,将单车智能落地时间提前2~3年,同时,还可以预防96%的交通事故,提升整体交通效率15%以上。开发、车联网功能测试等各级人员;

2024-03-04 13:10:56 993

原创 汽车智能座舱中 显示屏市场战略趋势分析 下篇

而现在一个平台车型的迭代周期是3-4年,车型小改款是1年左右,越来越多的车厂选择把显示屏部分进行标准化,这样IP造型、显示屏的成本都能固定下来,而每次升级改款只需要修改主机,因为现在域控制或者单芯片的算力越来越强,主机升级换代的需求是必然,显示屏是显示内容部分,这部分相对简单一些,只要规划好对应的造型、尺寸、分辨率是可以做到平台化共用的,节省成本。2、前期做项目建议直接购买显示屏模组的方式,当有资源和足够开发周期的项目的时候才购买FOG的形式,外发背光设计,自己进行对应的组装,非常具有成本和质量管控优势。

2024-02-24 07:00:00 1413

原创 汽车智能座舱中 显示屏市场战略趋势分析 中篇

2、美系车中雪佛兰和别克液晶仪表还较少,中控显示屏尺寸也较小,以车厂自己的主见来定义,福特车开始重视消费者的需求,液晶仪表,大尺寸中控屏和产品造型迎合了中国消费者的喜好。6、中控屏已10.25和12.3寸屏为主,其次为10.1寸屏,部分车厂在追求更大尺寸的中控屏,如14.6寸等,显示屏以横屏布置为主,上汽的车较多配置以竖屏布置。1、吉利的仪表主要是3.5寸小屏搭配机械指针,7寸+断码,12.3寸仪表规格,部分定价较高车型配置有HUD,极氪仪表8.88寸长条形屏,标配HUD进行搭配。

2024-02-23 07:00:00 973

原创 2万字一文带你看懂汽车智能座舱的存储DDR市场、技术

吃瓜群众:机哥,为什么谈到存储DDR,你要命名为武林高手?机哥:你看过天龙八部吧,整个剧里面的绝顶高手既不是乔峰,也不是段誉,而且在少林寺扫地的那个扫地僧,无论是硬件、软件、测试看到DDR都是心生敬意,实在是高深莫测,看不透,摸不懂。在很多应用型公司,DDR部分的设计都是按照CPU主芯片搭配过的DDR进行选型设计,不敢越雷池一步,由于DDR跑的速度实在太快,会涉及到辐射、信号完整性、地的完整性、最小系统的稳定性,很少有厂家会去自己冒险去做创新设计,都是参考CPU给出来的最佳芯

2024-02-22 07:00:00 1462

原创 2万字带你看懂什么是智能座舱

目前常见的虚拟机包括黑莓的QNX,英特尔主导的ACRN、Mobica为代表的XEN、松下收购的Open Synergy的COQOS、德国大陆汽车的L4RF、法国VOSyS的VOSymonitor,其余的还有很多,包括Green Hills的intergrity,日本的eSOL,SYSGO的Pike,mentor的Nucleus,三星哈曼的Redbend,EPAM的xen;:以比亚迪、吉利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自主品牌重视座舱的外观,该类型企业在发布的新车型中采用先进的汽车智能座舱,提升产品性价比。

2024-02-21 21:11:12 2099

原创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四)

基于ImaginaTIon Technologies提供的最新架构,R-Car H3的着色计算(注2)性能约是R-Car H2的三倍。R-Car H3是业界首款采用16纳米工艺的汽车SoC,具有卓越的处理能力,符合ISO26262 (ASIL-B)汽车功能安全标准,是先进安全驾驶辅助系统和车载信息娱乐系统等应用的优秀汽车计算平台。原来的座舱里面的控制器基本上是分开的,导航主机是一家,液晶仪表是一家,同时还有一个AVM全景一家,还有TBOX等,这里线束连接就非常复杂,而且不同供应商直接的协调调试也非常复杂。

2024-01-31 05:00:00 2971

原创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三)

另外,AI算法有许多层网络组成,必须一层一层的算,所以,在切换层的时候,乘法逻辑又是休息的,所以,诸多因素造成了实际的芯片并不能达到利润的计算峰值,而且差距还极大,实际情况,能够达到5%吧,也就3.2Gops,按照这个图像算法,如果需要执行YOLO-V3的计算,1W除以3.2=3125秒,也就是那么需要等待52分钟才能计算出来。CPU是根据冯诺依曼的架构进行设计,所以存储、计算、交互都有,GPU本来是从CPU中分离出来专门处理图像计算的,也就是说,GPU是专门处理图像计算的。包括各种特效的显示。

2024-01-30 05:00:00 1197

原创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二)

为了更好地检查Vision SoC的失效,我们可以采用ISO26262推荐的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启动时自检,运行时的周期性自检,程序流监控,和视觉感知关键数据时间检测,硬件和软件出错汇报,监测CPU异常,操作系统异常,内存数据异常,I/O报错,中断异常,状态偏离(比如CPU越来越忙,空闲内存逐渐减少),CMOS传感器数据校验,周期任务执行超时,输出数据超时等。其中TK1和EyeQ3负责自动驾驶中的视觉感知,包括交通标识牌识别,行人检测,碰撞预警,光线检测,车道线检测,360度环视等功能。

2024-01-29 05:00:00 887

原创 智能座舱域控制器(一)

纵观特斯拉三代车型,Model S、Model X再到Model 3的演变,实质是功能的重分配,不断把功能从供应商手中拿回来自行开发的过程。而Model 3的思路并不是这样的,从其控制器的形状及布置位置可以看出,特斯拉采用的是布置优先的策略,即控制器的工程师确定控制器所需要的面积和高度,由总布置工程师进行分配,因地制宜,只要面积够用,方便布置,不管其形状被分配成什么样子,因此可以看到Model 3很多控制器都是不规则形状的,这样做大大提升了整车集成度,虽然控制器的形状个性,但却与车辆结构整齐划一。

2024-01-28 22:32:41 701

原创 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软件介绍(二)

我们了解到在某些领域,比如Android凭借在平板和手机领域的地位,在国产新能源车的中控娱乐系统上占了很大的市场份额, 而BBA的新款车中控则采用了QNX,其它一些车型采用的是AGL。就操作系统本身而言,QNX、GHS等商用RTOS一直宣传自己的安全特性,系统有最少的漏洞,相比起来,开源的Linux以及基于Linux的Android,则有很多漏洞可以被黑客利用。这时候,我们把这种改进的硬件看做是承载着数据流的主通路,而CPU上运行的软件更多的是在配置,调整,和应对特殊的场景和错误。

2024-01-28 07:00:00 1627

原创 自动驾驶和智能座舱软件介绍(一)

作者 / 阿宝编辑 / 阿宝出品/阿宝1990软件定义汽车成为阶段性共识IHS:2030年软件占汽车成本的30%;IBM:汽车90%创新将来自软件,软件将占开发成本的50%。商业模式发生变化,特斯拉已就软件服务收费软件服务收费:自动驾驶+娱乐服务均可收费,娱乐服务收费类似于流媒体会员制服务在汽车行业的的延申,自动驾驶功能普及后将迎来进一步爆发。自动驾驶+OTA:特斯拉订阅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功能需要花费5.6万元,具体功能包括自主泊车、自动驾驶辅助变道、

2024-01-27 07:00:00 2551

原创 自动驾驶的决策层逻辑

作者 / 阿宝编辑 / 阿宝出品 / 阿宝1990。

2024-01-26 12:10:12 1439 1

原创 汽车800V超充技术(一)—市场&车厂布局

相比较而言,高电压方案规避了大电流方案下的损耗、散热、线路等问题,且实现高电压方案相对容易,通过增加串联电池单元数量便可实现,故高电压方案有望成为未来主流。目前市场上已有多款车型的续航里程达到 500km 以上,随着电池技术进步,车辆续航里程不断突破,与此同时,充电时长成为另一亟待解决的痛点,用户迫切需求更大功率的充电技术和更快的充电速度。800V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并不是指整车的高压电气系统全时段都能达到800V,而是一个平均值,整车的电压范围在550V—950V范围内,都可以称为800V高压平台。

2024-01-25 23:12:15 1307

原创 自动驾驶SoC:自动驾驶竞赛的制高点

域控制器集成前期的诸多ECU的运算处理器功能,因此相比ECU其对芯片算力的需求大幅提升,计算芯片相应的需要用到算力更高的SoC芯片。占据最大面积的是 GPU,接下来是 CPU,最后辅以两个ASIC:一个是用于 inference 的 DLA,还有一个是加速传统 CV 的 PVA。②全球70%以上的汽车MCU生产来自于台积电,而台积电的汽车芯片代工收入2020年占比仅为3%, MCU处于20~45nm的成熟制程(高端自动驾驶SoC芯片需要更先进的7nm制成),代工利润低,没有扩产动力,导致MCU产能吃紧。

2024-01-23 15:30:14 1994 1

原创 插混、增程、纯电为什么说纯电是未来的趋势

基于目前的技术水平,便捷性、成本问题阻碍纯电动对燃油车车型代替,但我们认为,纯电动汽车在代步车市场大有可为,该市场客户几乎不存在里程焦虑,且纯电动小车具备电池带电量少成本低、电动化驾驶体验等优势。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修订编制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明确了阶段性发展目标:到2025、2030、2035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插混+纯电)占比分别达到20%、40%、50%,混动汽车在传统能源乘用车中销量占比分别达到50%、75%、100%。驾驶体验上,纯电动最好,增程式次之,混动汽车相对一般;

2024-01-22 21:59:22 1618

原创 4W字一文带你看懂 智能座舱域控制 主流芯片及平台架构

德国人卡尔·本茨(1844-1929年)于1885年10月成功研制世界上第一辆汽车,采用一台两冲程单缸0.9马力的汽油机。此车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特点,如火花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架、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把等机械部件。在后续的很长时期内,汽车的发展和革新主要集中在发动机、底盘车身等机械和电气领域。1、从博世发展看汽车架构变化起源汽车的起源来自于机械工业的发展,早期的车型是一个纯机械产物。汽车脱胎于马车,真正开始大规模的普及起源于1908年福特采用流水线生产T型车,将汽车从

2024-01-21 21:38:26 2339

原创 E/E架构升级是汽车智能化发展关键

区别于面向信号的传统按架构,SOA将车载控制器的硬件能力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出来,SOA中的每个服务都具有唯一且独立互不影响的身份标识(ID),并通过服务中间件(Service Middleware)完成自身的发布,对其他服务的订阅以及与其他服务的通讯工作。2015年首个车载以太网规范100Base-T1发布,仅需要一对双绞线进行传输,可以减少70-80%的连接器成本,减少30%以上的重量,并且能够有效的满足车内EMC电磁干扰的要求。b、统一交互,实现整车功能协同。,每天给你汽车干货,我们始于车,但不止于车。

2024-01-19 11:09:33 1210 2

原创 1W字带你看懂 汽车智能座舱显示屏市场战略趋势分析

首先说说和宏观经济上的影响,2018年以来GDP单季度增速逐季度下降,19年Q3季度GDP增速在6%,是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乘用车是可选消费品,并且价格较高(15-19年乘用车销售均价在14万左右),可加杠杆购买(目前中国汽车金融渗透率在40%左右),所以乘用车的销量变动对宏观经济增速、对货比增速的变动非常敏感,因此在宏观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现实情况下,乘用车终端收到比较明显的负面影响。从月度销量来看,在2020年3月以来就一直处于正增长,2021年4月份增速有下降是由于3月份库存消耗太多,缺芯片导致,

2024-01-17 13:12:17 1567

原创 1W字带你看懂 自动驾驶传感器之毫米波雷达

现在越来越多的公司和供应商投入到汽车雷达系统研制、器件开发和算法研究当中.从毫米波雷达的产业布局来看,系统目前是被海外的巨头控制着,例如大陆( continental )、 博世( Bosch )、海拉( Hella )、德尔福 ( Delphi )、奥托立夫( Autoliv )等,核心元器件也主要被英飞凌( Infineon )、德州仪器 ( TI )、意法半导体( ST )、亚德诺半导体( ADI )等垄断.相比于国外企业,车载毫米波雷达在国内仍属于起步阶段。FMCW是主流的毫米波雷达工作方式。

2024-01-16 18:00:17 1521 1

原创 2万字一文带你看懂车载激光雷达技术、市场、发展前景

L2+辅助驾驶即将来临,各传感器战乱纷争目前全球汽车自动驾驶功能都处于在L2级,即将突破L2+(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在L2+级的应用场景中,环境监控主体从驾驶员转变至传感器系统,驾驶决策责任方从驾驶员过渡到汽车系统信息,对应硬件传感器读取物体信息的准确度要求更高,软件/算法能力需要进一步增强。这个时候就需要考验传感器的性能,价格,实现的功能各方面的优劣势对比了,前面几个系列已经介绍了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性能和价格,一起看看这几个传感器的优缺点。从探测的距离来看,摄像头会比

2024-01-15 12:59:45 1981

原创 现阶段高算力芯片对于智能座舱而言是不是内卷?

一、智能座舱做的好的车企销量大涨先给大家看两个图片,如果让你从座舱的配置上来看,你会选择哪一辆车呢。相信很多同学都选择第二辆,第一辆看过去就像20年前的汽车,就像极了诺基亚和苹果手机的对比,慢慢的机械感,而第二辆汽车,扑面而来的智能化和豪华感。我们再来看看两辆汽车的11月份的销量数据对比。第一辆汽车就是丰田汉兰达,今年11月份销量4659台,汉兰达十年以来月销量跌到最低谷,堪称11月中国车市的最大冷门。这么低的销量数据足够证明丰田汉兰达在中国市

2024-01-13 17:45:22 1073 1

原创 一文看懂第三代E/E架构。

【摘要】从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对于电子电气架构都需要非常大的变化,本文从电子电气架构的起源,从分布式迈向集中式的架构为什么是软件定义汽车的前提,伴随着硬件、软件、通讯架构的升级,在超级计算机还没有到来之前,第三代EE架构是最佳的选择,介绍了主流的第三代EE区域控制器的方案,主流的OEM厂家的架构趋势。全文的内容框架如上图所示,全文1.5W字,预计阅读时间25分钟。一、什么是电子电气架构在2007年由德尔福(DELPHI)首先提出E/E架构的概念,具体就是在功能需求、法规和设计要求等特定

2024-01-12 13:19:28 5686 1

原创 CMS电子后视镜时代已到来

但说到底CMS主流的技术方案还是以独立控制器为主,目前CMS控制器产品虽然采用了AI SoC芯片,但都是其他领域的芯片挪用到CMS产品中来或者兼容其他驾驶辅助功能(如安霸CV22AQ除可实现CMS功能外,还可作为其他驾驶辅助设计方案),冗余规格比较多,芯片成本和BOM成本都高;下图为Lattice的Crosslink系列FPGA的内部框架图,FPGA的灵活度最高,适应面最广,比较适合4摄像头的商用车CMS,这个FPGA的门数较少,但毕竟是FPGA,使用起来还是需要比较高的技术水平的。

2024-01-12 00:09:50 1259 1

原创 从域控制器到中央计算,全场景车芯优势凸显

特斯拉三代车的电子电气架构演进的本质原因,是不断把车辆功能的控制权收回到自主开发的过程,model3的自动驾驶模块、娱乐控制模块、其他区域控制器、热管理都是自己进行开发设计,实现了关键核心模块掌握在自己手里,避免被别人卡脖子,即使刹车系统使用博世的ibooster,特斯拉也参与一脚,把自己的软件加入到这个模块里面,通过软件更新实现刹车距离变短。小鹏P7的搭载的第二代电子电气架构, ECU数量减少了60%,分层域控,也就是功能域控制器和中央域控制器并存,域控制器覆盖多重功能,保留了局部传统的ECU。

2024-01-12 00:06:50 1743 1

空空如也

空空如也

TA创建的收藏夹 TA关注的收藏夹

TA关注的人

提示
确定要删除当前文章?
取消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