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与个人通信:概念、现状与未来发展
1. 移动与个人通信愿景
新兴的移动与个人通信服务及系统背后的愿景,是实现随时随地以任何形式与人进行通信。这一愿景不仅提供了无限的可达性和可访问性,还强调了通信服务用户根据实时需求管理个人通话和服务的需求。例如,用户可能希望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将来电转移到消息中心,或者对来电进行筛选,以便按照自己的指示处理来电。
2. 移动与个人通信的支撑概念
实现通用个人通信的概念包括无线接入提供的终端移动性、基于个人号码的个人移动性以及通过智能网络(IN)能力实现的服务可移植性。这些概念在国家、地区和国际层面被用于指定和标准化一系列移动和个人通信系统及服务。
2.1 终端移动性、个人移动性和服务可移植性
- 终端移动性 :终端移动性系统的特点是能够在移动终端移动时定位和识别它,并允许移动终端从任何位置访问电信服务,即使在移动过程中也是如此。终端移动性与无线接入相关,要求用户携带无线终端并处于无线电覆盖范围内。根据终端设计,部分移动终端功能可能驻留在(易于)拆卸和便携式集成电路(IC)设备或智能卡上。随着无线接入技术的进步和移动终端的小型化,终端移动性的范围和应用正在迅速扩大。不过,在移动网络中,网络(线路终端)与终端之间的关系是动态的,但终端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仍然是静态的。也就是说,通信始终是在网络和终端之间进行的,因此呼叫交付和计费始终基于终端身份或移动台号码。
- 个人移动性 :个人移动性依赖于终端与用户之间的动态关联,从而使呼叫交付和计费可以基于分配给用户的个人身份(个人号码)。因此,个人移动性系统的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1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