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深度处理技术:从理论到实践
在当今的计算机视觉领域,图像和视频的深度处理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 3D 建模、机器人导航,还是 3D 电影制作,场景深度信息都发挥着关键作用。本文将介绍两种相关技术,一种是基于示例的图像深度估计与上色方法,另一种是利用非参数采样从视频中提取深度的技术。
基于示例的图像深度估计与上色
系统参数设置
在进行深度重建时,需要对映射的三个组成部分(外观、深度和相对位置)的相对权重进行经验估计。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从每个对象类别中随机选择五个对象。
2. 使用直接单纯形搜索方法,分别为每个对象类别搜索这三个参数,以最小化深度估计值与已知真实值之间的 L2 误差。
不同对象类别的参数值如下表所示:
| DB 名称 | 外观权重 | 深度权重 | 位置权重 |
| ---- | ---- | ---- | ---- |
| Human - posture | 0.2140 | 0.1116 | 0.0092 |
| Hands | 0.1294 | 0.1120 | 0.0103 |
| Fish | 0.1361 | 0.1063 | 0.0116 |
对于 200×150 像素的图像,使用三个图像尺度,不同尺度的补丁大小如下:
- 最粗尺度:5×5
- 第二级:7×7
- 最精细尺度:9×9
实验结果
该方法在多种对象类别上进行了实验,包括结构化对象(如人脸)、非刚性对象(如手和全身)以及具有一定复杂度的对象(如鱼)。
- 深度估计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