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层安全:概念、框架与性能评估
在当今快节奏的世界中,无线通信的重要性与日俱增。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离不开无线通信带来的移动性、便携性和即时获取无限信息的便利。然而,随着网络的日益分散和异构化,传统的密码学安全机制已难以满足需求。物理层安全(PLS)作为一种补充解决方案,利用无线环境的动态特性,确保合法传输满足机密性、完整性、真实性和可用性(CIAA)的要求。
1. 基于复杂度的物理层安全技术
基于复杂度的物理层安全(PLS)技术通过利用无线信道的随机性生成密钥,并使用该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以确保数据安全。与传统密码学相比,PLS 密钥生成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 无需密钥共享 :假设无线信道是互惠的,则无需进行密钥共享。这消除了关键共享的负担,并降低了攻击者获取密钥的可能性。
- 量子安全 :假设提取的密钥满足完美保密约束,则可以确保消息对量子计算机的安全性。
2. 密钥生成的性能评估指标
密钥生成的性能评估涉及三个主要指标:
- 随机性 :随机性是密钥生成系统最重要的指标,因为密钥生成器可以被视为随机数生成器(RNG)。信息理论表明,熵与随机性直接相关。根据完美保密的概念,密钥的熵影响密钥提供的保密性。如果密钥的熵至少等于源消息的熵,则可以实现绝对保密。然而,并非所有的 RNG 方法都是等效的。即使生成的序列在人类看来是随机的,也可能存在不明显的关系。因此,需要开发统计测试来量化随机性。例如,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了一套统计随机性测试套件,用于测试随机序列的某些特征,以确定测试序列是否随机。
物理层安全:框架与性能评估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69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