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算法是数据结构与算法中基础而重要的部分,排序算法有很多种,如: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归并排序等。比较常用的就是插入排序、冒泡排序,面试经常考的是快速排序,考研除了快速排序,堆排序也会出现。
一、直接插入排序
### 1.基本思想:
* 从前往后,将待排序元素依次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序好的子序列中,直到所有的元素都已经插入完毕。
* 假定L[1]是一个已经排好序的子序列,将后面的L[2]-L[n]依次插入前面的子序列中,需要执行n-1次才能得到有序的表。
### 2.伪代码:
void InsertSort(List L[],int n){
int i,j;
for(i=2;i<=n;i++)//从前往后,依次将L[2]~L[n]插入到前面
if(L[i]<L[i-1])//如果第i个值比它前面的值小,则插入到前面
{
L[0]=L[i];//将第i个值赋给L[0]
for(j=i-1;L[0]<L[j];--j)//从后往前,寻找要插入的确定位置
L[j+1]=L[j];//将比该元素大的依次往后移位
L[j+1]=L[0];//找到确定位置后,将该元素放到该位置上
}
}
二、冒泡排序
###1.基本思想
* 从后往前,两两比较相邻的元素,如果顺序相反就将两个元素位置交换,直到所有元素比较完成,此时最小的元素就放在了第一位,这是一次冒泡的结果。
* 从后往前,前面已经确定了位置的元素不再参与比较,待排序表依次减少一个元素,直到待排序表中只有一个元素为止。
* 最多需要做n-1次冒泡,能将所有的元素排好序。
###2.伪代码
void BubbleSort(List L[],int n){
int i,j;
for(i=0;i<n;i++){//记录已经确定被排好序的元素个数
flag=false;//设置一个标志检测是否交换
for(j=n-1;j>i;--j){//从后往前依次比较元素
if(L[j-1]>L[j]){//顺序相反
swap(L[j-1],L[j]);
flag=true;
}
if(flag=false)
return;//遍历过程中没有发生交换,说明表已经有序,直接返回不继续冒泡
}
}
三、快速排序
###1.基本思想
* 分治法,递归
* 在表中取一元素作为基准,通常为第一个元素,通过一趟排序使得该基准左边的元素都小于它,右边的元素都大于它,此时就确定了一个元素的最终位置了。
* 使用递归的方式,分别对该基准左右两边进行相同的操作,直到所有的部分都只有一个元素为止,此时所有的元素都已经确定了最终位置。
###2.伪代码
void QuickSort(List L[],int low,int high){
int pivot;//定义一个基准
if(low<high){//跳出递归的条件
pivot=Partition(L,low,high);//基准的取值使用Partition方法
QuickSort(L,low,pivot-1);//分别对基准左右两边进行递归操作
QuickSort(L,pivot+1,high);
}
}
int Partition(List L[],int low ,int high){
int piv=L[low];//选取表中第一个元素作为基准值
while(low<high){//循环跳出的条件
while(low<high&&L[high]>piv) --high;//表中右侧的元素比基准值大,就将high值向左移动
L[low]=L[high];//否则的话,也就是右侧的元素比基准值小,就将这个元素移动到左侧low的位置
while(low<high&&L[low]<piv) ++low;//
L[high]=L[low];//将比基准值大的元素移到右侧high的位置
}
L[low]=piv;//将基准值存放到最终位置
return low;//返回基准所在的位置
}
四、堆排序
###1.基本思想
* 将L中的n各元素建立成初始堆(理解初始堆的含义,现为大顶推,就是父节点大于两个子节点的情况)
* 初始堆的堆顶元素为最大值,输出堆顶元素,将堆底元素替换掉堆顶元素,重新调整至大顶推,再输出堆顶元素,循环直到只有一个元素为止。
五、归并排序
###1.基本思想
* 将L中的n个元素看成是n个表,两两归并使得每两个元素是有序的,此时为n/2或n/2+1个表,再两两归并使其有序,重复操作直到归并为一个长度为n的有序表。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排序算法,包括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和归并排序的基本思想及其实现方式。重点讲解了这些算法的运作原理,并提供了相应的伪代码。
150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