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求职: 「面试试题小程序」 ,内容涵盖 测试基础、Linux操作系统、MySQL数据库、Web功能测试、接口测试、APPium移动端测试、Python知识、Selenium自动化测试相关、性能测试、性能测试、计算机网络知识、Jmeter、HR面试,命中率杠杠的。(大家刷起来…)
📝 职场经验干货:
在做性能测试时,我们经常会盯着 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数 这些指标,但有一个同样重要,却常常被忽视的指标——错误率(Error Rate)。
很多系统看似响应很快、吞吐量很高,但如果错误率居高不下,那说明系统其实根本“扛不住”。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性能测试中的错误率。
什么是错误率?
👉 错误率 = 请求失败的比例
举个例子:
- 在一次压测中,系统共收到了 1000 个请求
- 其中有 20 个请求失败(返回 500 错误)
- 那么错误率就是:

简单来说,错误率就是用户请求成功率的“反面指标”。
为什么错误率很重要?
稳定性的核心体现
- 响应再快,如果很多请求都失败了,对用户来说毫无意义。
- 想象一下:你点开购物车,页面 1 秒加载出来,但显示“系统异常,请稍后再试”,这体验就崩了。
暴露潜在问题
错误率往往是系统压力过大、资源耗尽、代码 bug 或依赖服务不稳的“信号灯”。
有时候 RT、吞吐量都看起来正常,但错误率升高了,就说明背后可能已经有隐患。
与 SLA 挂钩
很多系统的 SLA 里会明确规定:
错误率必须低于 0.1%
或者 99.9% 的请求必须成功
一旦超过这个阈值,就算响应再快,也不算达标。
常见错误类型
在性能测试中,常见的请求错误包括:
- HTTP 错误:500(服务器错误)、404(资源不存在)、502(网关错误)
- 超时错误:请求超过设定时间没有响应
- 连接错误:数据库连接池耗尽、网络断开
- 业务错误:接口返回了业务异常信息(例如“库存不足”)
👉 测试人员要学会区分,是 系统压力导致的错误,还是 正常业务逻辑错误。
使用场景
高并发压测
当并发数逐渐增加时,错误率突然飙升,说明系统已经超过了承载极限。
回归验证
系统优化上线后,通过对比前后错误率,判断优化是否有效。
稳定性测试
长时间压测中,如果错误率持续上升,说明系统可能存在内存泄漏或资源回收问题
- 错误率 = 请求失败的比例
- 它是衡量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比单纯的响应时间更能反映真实体验
- 错误率过高,说明系统已经不可靠,即使响应再快、吞吐量再高也没有意义
一句话总结:
👉 性能测试里,错误率是系统稳定性的晴雨表。没有低错误率,就没有好体验。
最后: 下方这份完整的软件测试视频教程已经整理上传完成,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自行领取【保证100%免费】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