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求职: 「面试试题小程序」 ,内容涵盖 测试基础、Linux操作系统、MySQL数据库、Web功能测试、接口测试、APPium移动端测试、Python知识、Selenium自动化测试相关、性能测试、性能测试、计算机网络知识、Jmeter、HR面试,命中率杠杠的。(大家刷起来…)
📝 职场经验干货:
"您好,我这边是某外包公司HR,看到您简历上最近在找工作,我们这边有个银行系统测试岗位,薪资可以给到..." 如果你在招聘平台更新过简历,类似的电话一定接到过。
在IT外包领域,软件测试岗位的人员流失率常年保持在45%以上,成了行业招聘狂潮中最刺眼的"黑洞"。
1 月薪8K的测试,为什么越干越废?
-
外包功能测试岗平均薪资6-8K,仅为正式员工的1/3
-
自动化测试岗薪资倒挂最严重,外包15K vs 甲方35K
-
76%的外包测试员表示"学不到核心技术"
一位从外包跳槽到互联网大厂的测试工程师透露:在外包公司做功能测试,每天就是重复执行200+条用例,甲方连鼠标点击速度都有要求。同样是测试岗位,我在美团做自动化测试,薪资翻了3倍不说,还能参与框架设计。

这种技术代差直接反映在薪资上:杭州某外包公司手工测试岗月薪6500-8000元,而阿里本地生活的测试开发工程师起薪就是28K。更致命的是,某头部外包公司内部统计显示,从事功能测试满2年的员工,87%的技术能力仍停留在"根据文档点点点"阶段。
2 AI抢饭碗,测试外包要凉了?
-
2025年测试自动化率已达67%,传统功能测试需求锐减42%
-
但外包测试招聘量反增23%,90%岗位要求"会自动化但不用写代码"
早些年微软把测试外包给印度阿三哥的时候,测试员还是香饽饽。谁能想到如今,某车企项目组用AI测试平台自动生成85%的测试用例,30人外包团队三个月缩编至5人。但更荒诞的是,甲方要求这5人维护的AI测试框架,连源码访问权限都不给。

但甲方们的骚操作更绝:某银行去年要求外包测试团队自费考ISTQB认证,转头就把通过的人挖到自己公司。外包公司老板气得在朋友圈大骂:“我们成黄埔军校了?!”底下同行纷纷点赞——原来大家都有同款“痛失爱将”的表情包。
3 鄙视链最底端:连零食柜都上锁的测试外包?
-
正式员工用MacBook Pro配人体工学椅
-
外包测试员挤在折叠桌前,显示器贴着"严禁截屏"封条
热帖《在外包公司,我连厕所都不敢上》引发共鸣。作者爆料某大厂奇葩规定:正式员工用蓝色马桶圈,外包用黄色。某通信大厂外包测试员小李,因连续三个月凌晨配合欧洲时区测试,确诊抑郁症后离职。他的工位抽屉里留着23张未使用的加班餐券——根据甲方规定,外包人员用餐需到指定窗口,而他总是错过开放时间。

北京某外包测试员因用正式员工零食柜里的咖啡包,被保安队长当众通报批评。外包人不配喝拿铁???
4 情绪剥削:测试外包惨如狗?
-
某外包公司内部文件显示"35岁以上测试员原则上不续签"
-
28岁以上的功能测试员简历自动进人才库"待观察区"
-
某招聘平台算法给"手工测试+30岁"标签自动降权
甲方既要外包测试员"像正式员工一样投入",又时刻提醒"你们只是临时工"。测试员越是认真找bug,就越快让自己失业。就像某离职员工在工位刻下的:我测过的系统都上线了,只有我的职业生涯满是BUG。

行业潜规则线性化:做三年功能测试→技术落后被淘汰→转行做外包项目经理→继续压榨新一代测试员
5 灵魂拷问:到底图什么?
从2000年印度Infosys掀起测试外包浪潮,到2023年ChatGPT自动生成测试报告,这个吞噬了无数人青春期的行业,正站在技术革命的十字路口。那些永远招不满的外包岗位,就像便利店的临期食品——光鲜标签下藏着倒计时,刚过期的下一秒就被扔进粉碎机。
当某外包公司用"元宇宙测试工程师"的噱头招聘,岗位描述却写着"需自备VR设备完成3D场景遍历测试",这个行业的黑色幽默从未改变——它用最前沿的概念,包装着最古老的剥削逻辑。而测试员们用健康、尊严和技术生命换来的,或许只是在退休时能说一句:"当年我测过的系统,还没完全崩溃。"
最后: 下方这份完整的软件测试视频教程已经整理上传完成,需要的朋友们可以自行领取【保证100%免费】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