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地标动态环探索算法解析
1. 算法概述与对比
在动态环探索问题中,我们的目标是让多个代理在环中完成探索并终止。所提出的算法整体轮复杂度为 Θ(n),其中 n 是环的大小,这是渐近最优的,因为有 n 个节点需要探索,而每一轮三个代理最多能访问三个节点。同时,该算法使用了最优数量的代理,因为在当前设定下,两个代理无法解决此问题。
以下是与先前工作的结果对比:
| 论文 | 代理数量 | 代理特性 | 地标节点 | 边交叉检测 | 算法类型 |
| ---- | ---- | ---- | ---- | ---- | ---- |
| [21] | 2 | 匿名 | 是 | 否 | 确定性 |
| [23] | 3 | 有唯一标识符 | 否 | 是 | 确定性 |
| [23] | 3 | 有唯一标识符 | 否 | 否 | 随机化 |
| 本文 | 3 | 有唯一标识符 | 否 | 否 | 确定性 |
2. 模型与术语
- 环结构 :考虑一个大小为 n 的动态环,所有节点相同,每个节点通过不同标记的端口与其两个邻居相连,端口标记可能不一致,不提供全局方向。时间以轮为单位前进,每一轮最多有一条边缺失,该网络被称为 1 - 间隔连通环。
- 代理特性 :有三个代理在环中操作,代理不知道环的大小,每个代理有内存和计算能力。代理可在边不缺失时移动到相邻节点,反向移动的代理在同一边上无法检测到对方,只能检测同节点的活跃代理,且只有在同节点时才能通信。每个代理有长度为 k(k > 1)的唯一标识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