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预算:实际接收到多少能量
1. 引言
在通信领域,链路功率或能量预算对于评估系统性能至关重要。其目标是估计接收器中组合器/均衡器输入处每比特的接收信噪比(SNR)。不同的损耗因素在链路预算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因素在线性域是相乘关系,在对数域(即分贝)是相加关系。
1.1 链路预算概述
链路预算不考虑功率放大器内部或之前的现象,也不涉及发射机和接收机的功率预算,以及其他如延迟预算等。许多损耗因素与频率范围有关,无线电频率范围从 3kHz 到 300GHz,对应波长从 100km 到 1mm。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常用频率在 1GHz 到 10GHz 之间。
1.2 系统分类
系统可分为功率受限系统和能量受限系统。功率受限系统如连接到配电网络的基站,能量受限系统如基于电池的移动终端。在能量受限系统中,平均每比特发射能量是关键参数。
1.3 链路预算的新因素
我们还引入了一个新因素,即两个损耗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在功率控制的系统中,发射能量和信道能量增益通常是相关的,但这种相关性在链路预算中常被忽略。
2. 决策理论工具
制定链路预算有多种基于决策理论的方法:
- 最大 - 最小方法(Wald 规则) :当随机变量分布未知时,用于最大化最坏情况下的性能,常用于传统链路预算。
- 拉普拉斯不充分理由原则 :假设所有概率分布未知的随机变量是均匀分布的,在此假设下最大化平均性能是合理的。
- 安全第一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