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运动学非线性分析(二)—Lyapunov指数

本文介绍了Lyapunov指数在人体运动学中的应用,通过计算相邻轨迹的收敛或分离速率来评估系统稳定性。讨论了重构空间维数m和时间延迟T的选择,并详细阐述了基于轨迹的Lyapunov指数计算算法,包括Wolf和Rosenstein算法。这些方法有助于理解人体运动的混沌状态和局部稳定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基于轨迹的Lyapunov指数计算原理及在人体运动学中的应用

Lyapunov基本概念

Lyapunov指数能够通过测量相邻轨迹收敛或分离的速率来衡量混沌的状态,Lyapunov指数越大,表明系统局部稳定性越差。

求解Lyapunov指数的方法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基于微分方程的算法,另一类是基于轨迹的算法。就人体运动学分析而言,我们往往对采集的时间序列求解Lyapunov指数,系统的微分方程式未知的,因此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基于轨迹的算法。

求解Lyapunov指数相关参数

重构空间维数(Embedding dimension) m 和时间延迟(Time Lag) T 是最重要的两个参数。由于存在 m 个空间维数,因此存在 * m* 个Lyapunov指数,但最大的Lyapunov指数能够决定局部稳定性的大小。

(1)如何选择合适的重构空间维数

空间维数m如果低于实际系统的维度,会使得系统状态空间的信息丢失;如果所选择的的空间维数m过大,会增加噪声对于当前数据的影响,是在信噪比比较小的情况下该现象尤为明显。

目前确定重构空间维数的方法为假近邻法(False Nearest Neighbor,FNN),该方法的名称很形象,即通过不断提高维度来确定两组数据是否真正相邻(让我想到了三体里面从高维空间观察我们所生活的三维空间)。实际操作时首先计算 m 维度下所有向量之间的欧氏距离 dmd_{m}dm,再计算 m+1 维度下的欧氏距离 dm+1d_{m+1}dm+1,计算时对同一起始点进行计算,只是维数不相同,再利用公式判断是否相邻。

通用判断公式为:

dm+1−dmdm>Rtol\frac{d_{m+1}-d_{m}}{d_{m}}>R_{tol}dmdm+1dm>Rtol, Rtol=15R_{tol}=15Rtol=15

对于较小的数据集判断公式更正为:

dm+1−dmσ>Atol\frac{d_{m+1}-d_{m}}{\sigma}>A_{tol}σdm+1dm>Atol, Atol=2A_{tol}=2Atol=2

其中σ\sigmaσm 维度下欧氏距离 dmd_{m}dm 的标准差

绘制所有 m 维度下的 FnTn\frac{F_{n}}{T_{n}}TnF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