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OJ 2647 Reward 【逆拓扑排序+分层】

本文介绍了一道利用拓扑排序解决的问题——HDU 2647,该题要求根据员工之间的层级关系确定是否能满足特定工资发放条件,并详细解释了如何使用链式前向星数据结构实现高效的拓扑排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意:每个人的基础工资是888, 由于一部分人要显示自己水平比较高,要求发的工资要比其他人中的一个人多,问你能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如果能的话最终一共要发多少钱,如果不能就输出-1.

策略:拓扑排序。

这道题有些难点:一:数据大,建二维数组肯定不行,要换其他的数据结构(vector, 或者是链式前向星(本题代码用的是链式前向星)); 二:要逆拓扑排序(就是将++in[b]换成++in[a]), 三要分层次(根据上一个的钱数+1即可)。

不懂什么是链式前向星 移步:http://blog.youkuaiyun.com/acdreamers/article/details/16902023

代码: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include<queue>
#define MAXN 10005
int head[MAXN*2];
struct EdgeNode{
	int to;
	int next;
};
EdgeNode edges[MAXN*2];
int in[MAXN], queue[MAXN], money[MAXN];
int n, ans;
int toposort()
{
	ans = 0;
	memset(money, 0, sizeof(money));
	int i, j;
	int iq = 0;
	for(i = 1; i <= n; i ++){
		if(!in[i]){
			queue[iq++] = i;
		}
	}
	for( i = 0; i < iq; i ++){
		int temp = queue[i];
		ans += money[temp];
		for(j = head[temp]; j != -1; j = edges[j].next){
			if(!--in[edges[j].to]){
				queue[iq++] = edges[j].to;
				money[edges[j].to] = money[temp]+1;//这里是分层次,
			}
		}
	}
	return iq == n;
}
int main()
{
	int m, i, a, b;
	while(scanf("%d%d", &n, &m) == 2){
		memset(head, -1, sizeof(head));
		memset(in, 0, sizeof(in));
		for(i = 0; i < m; i ++){
			scanf("%d%d", &a, &b);
				in[a]++;
				edges[i].to = a;
				edges[i].next = head[b];
				head[b] = i;
		}
		int sum = 888*n;
		int flag = toposort();
		printf("%d\n", flag?sum+ans:-1);
	}
	return 0;
}
 

题目链接:http://acm.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2647

### 冒泡排序算法中的交换次数计算 对于给定的一组数据,在HDOJ平台上的冒泡排序算法通过比较相邻元素来决定是否需要交换它们的位置。如果前面的元素大于后面的元素,则两者会互换位置,这一过程称为一次交换操作[^2]。 当涉及到统计具体的交换次数时,可以通过设置一个计数器`count`来进行记录。每当发生一次有效的交换(即两个逆序元素被调整顺序),就增加该计数器的值。最终输出这个计数值即可得到整个数组完成升序排列过程中发生的总交换次数。 具体实现方式如下所示: ```cpp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main(){ int n; while(cin>>n){ int a[n], count=0; for(int i=0;i<n;i++) cin>>a[i]; // 开始冒泡排序并统计交换次数 for(int i=n-1;i>=0;i--){ bool flag=false; // 添加标志位用于优化 for(int j=0;j<i;j++){ if(a[j]>a[j+1]){ count++; swap(a[j],a[j+1]); flag=true; } } if(!flag) break; // 如果某一轮没有发生任何交换则提前结束循环 } cout<<count<<endl; } } ``` 上述代码不仅实现了基本功能还加入了额外的优化措施——一旦发现某一趟扫描中没有任何元素进行了交换就可以立即终止后续不必要的迭代,因为此时可以断定序列已经完全有序。 #### 应用场景 这种带有交换次数统计特性的冒泡排序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 - **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排序原理及其内部运作机制。 - **性能测试**:评估不同初始状态下各种排序算法之间的效率差异,特别是关注实际运行期间所涉及的数据移动开销。 - **特定竞赛题型**:某些在线评测系统可能会设计专门针对此类特性的问题作为考察点之一,比如要求求解最小化或最大化某种条件下的交换总数等问题。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