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
(1)开放最短路径协议
(2)工作在IP层,协议号是89
(3)属于链路状态协议:更新的时候注重链路状态数据库信息
距离矢量协议:更新的是路由信息
(4)分类
OSPFv3:IPv4
OSPFv4:IPv6
(5)特点:采用SPF算法,以自身为根,计算到达目的的最短路径
组播:224.0.0.5--所有运行了ospf协议的设备进行监听
224.0.0.6--只有DR/BDR负责监听
支持报文认证
更新机制:增量更新,触发更新
支持手工路由汇总
2.区域
(1)特点:易于管理,易于排错,
(2)分类:骨干区域,非骨干区域,特殊区域
(3)路由器类型
IR:内部路由器,接口都在骨干区域
BR:骨干路由器:至少一个接口在骨干区域
ABR:区域边界路由器,至少一个接口在骨干区域,并且与其他区域相连
ASBR: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连接两个/多个不同的路由协议,并且需要重分布
(4)区域规则:
骨干区域要连续
存在多个区域的时候必须要有骨干区域
两个不同的区域之间要用骨干区域连接(非骨干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相连)
3.RID
(1)手工指定一个设备--相当于是一个设备的标识
(2)选择的规则
手工指定优先
选择回环口最大的
没有回环口,选择物理接口双up,ip地址越大越优
4.五个报文
hello:发现建立和维护邻居关系,hello time是10秒,dead time是40s
邻居无法建立的原因:两端的hello和死亡时间不一致,认证不一致,两端的区域id不一致
DD/DBD:发送自身全部的链路状态数据库摘要信息
字段:I--代表这是第一个DD报文
M--代表这不是最后一个DD报文
MS--代表自己是master
LSR:通过发来的链路数据库摘要信息,对比自身的数据库摘要信息,去请求自身缺少的LSA信息
LSU:发送对方请求的LSA信息
LSack:确认对方发送的LSA信息
5.工作流程
先发送hello包判断邻居关系是否建立,再互相发送DD报文,选举出主从设备,发送四次DD报文交互后,LSDB摘要交互完成。LSR去请求自己没有的LSA信息,LSU去更新对方请求的LSA,LSACK对LSA信息进行确认。
6.度量值
(1)度量值计算=到达所有接口开销的总和
(2)公式=10^/8/带宽
(3)常见开销
以太网口开销默认是10
串行接口默认开销是64
g口默认开销是1
快速以太网接口默认开销是1
7.七个状态
①邻居表生成阶段
down:双方还没有开始发送hello
init:收到了邻居发来的hello,但里面没有我的RID
2-way:收到邻居发来的hello包,里面有我的RID--此时邻居关系建立
②拓扑表收敛完成
exstart:协商主从,保证DD报文正常发送和接受
exchange:互相发送DD报文
loading:发送LSU,LSR,LSack
③拓扑表收敛完成
full:邻接关系建立
8.DR/BDR
(1)角色:DR/BDR/DRother
(2)选举:先选举接口优先级,越大越优;再选举RID,越大越优;DR是BDR晋升上来的
(3)工作流程:①所有ospf设备都会往224.0.0.6发送LSA信息更新
②DR收集所有的LSA信息,往224.0.0.5去进行发送
③所有OSPF设备接收到了之后,需要回复LSack
9.LSA类型
(1)LSA1:路由器LSA,通告者是每一台路由器,通告的是本区域内的路由器智联的链路信息和度量值
(2)LSA2:网络LSA,通告者是DR,通告的是本区域内的DR所在网段信息和连接的邻居列表
(串行链路没有LSA2,因为点对点链路不选举DR和BDR)
(3)LSA3:网络汇总LSA,通告者是ABR,后续由其他区域的ABR传递,通告的是其他区域的路由信息
(4)LSA4:Summary ASB Link States,通告者是ABR,通告的是ASBR的RID,以及到达ASBR的开销,通告范围是整个OSPF区域
(5)LSA5:外部LSA,通告者是ASBR,通告的是整个ospf区域中外部区域的路由信息(重分布进来的路由信息)
(6)LSA7:NSSA区域,通告者是ASBR,自己产生是外部区域的路由信息,只在nssa区域传播
10.网络类型
如果链路一端是点对点网络类型,一端是广播多路访问类型,这个时候邻居关系可以建立成功吗?会进行LSA信息的交互吗?路由学习是否正常?
邻居关系建立正常,会进行LSA信息的交互,路由学习是不正常的
11.路由类型
O:区域内路由信息
OIA:区域内路由信息
OE2:不可靠学习,以LSA5的形式学习,默认情况下,是以OE2的形式学习外部路由信息
度量值计算=AS外部开销(思科默认是20,华为华三默认是1)
OE1:可靠学习,以LSA5的形式学习外部路由信息,需要手动指定
度量值计算=AS外部开销(思科默认是20,华为华三默认是1)
是本台查看的设备到达ASBR设备沿途出接口开销的累加和
ON1:从NSSA区域学习到的路由信息
ON2:从NSSA区域学习到的路由信息
12.区域间防环机制
(1)非骨干区域必须和骨干区域相连
(2)区域间的水平分割
(3)ABR从非骨干区域接收到的LSA3信息是不会用于路由计算的
13.不连续区域
(1)为了解决的问题:骨干区域和非骨干区域不相连,骨干区域不连续
(2)解决方案:使用隧道,虚链路和gre tunnel
14.路由汇总
(1)原则:谁产生谁负责谁汇总
(2)注意点:链路状态协议是不能在接口下进行汇总的,在汇总的设备上会出现null 0(黑洞路由)
(3)作用:减少路由表的条目信息
(4)配置:区域内,不可以进行区域内汇总,因为区域内的LSDB数据库要进行同步
区域间,在ABR汇总
区域外,在ASBR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