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SI参考模型:由ISO组织提出,相当于是考纲
1.应用层:应用层作为应用软件的接口,PDU是APDU(数据)
指定使用相应的传输层协议,以及传输层使用的端口
HTTP --- 基于UDP80
FTP ---- 基于TCP20,21
telnet --- 基于TCP23
TFTP ---- 基于UDP69
SMTP----基于TCP25
2。表示层:负责把应用层的信息进行表示,并且负责数据的加密和压缩
3.会话层:用于会话通道的恢复
(1)如果数据传输过程中,出现中断的情况,等到数据恢复后会从之前中断的位置开始加载
(2)传输模式:全双工,半双工,单工(数据是否能接收和传输)
4.传输层
(1)TCP传输控制协议
需要知道的报文:ACK确认,FIN释放一个连接,seq是序号,用来表示从TCP源端向目的端发送的字节流。 ACK=SEQ+1
三次握手和四次挥手
【1】三次握手
【2】四次挥手
(2)UDP:用户数据层协议,协议号17,面向无连接的不可靠协议,发送数据的时候,不考虑对方能不能收到,只考虑自己能不能发出去。
5.网络层
(1)PDU---Packet(数据包)
(2)设备:路由器,划分广播域,维护路由表,转发数据包和选路
(3)作用:编址,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异种网络互联
(4)ipv4格式:
6.链路层:
(1)MAC地址:48位,前24是厂商标识,后24是产品标识
(2)交换机:一个交换机是一个广播域,一个接口是一个冲突域
(3)ARP地址解析:为ip寻找MAC
(4)PDU:FRAME。数据帧
(5)目的主机和本地主机是统一网段:arp请求是目的ip的mac地址
7.物理层
(1)PDU:Bitstream,比特流,数据流
(2)双绞线:直连线(连接不同设备),交叉线(连接相同设备)
串行线,光纤和无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