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神策数据主办的 DA 大会 2025 北京·《大模型时代的精细化用户运营——神策数据特别策划专场》成功举办。各行业同行、客户、伙伴们共同探讨了在大模型浪潮席卷各行业的当下,数据与智能的融合创新。来自宝马集团领悦公司的郑文星,分享了神策分析在宝马集团的应用实践。以下为演讲实录:
大家好,我是来自宝马集团旗下领悦公司的郑文星。领悦公司成立于 2019 年,是宝马的全资子公司,核心使命是支持宝马在中国区以用户为中心、以数字化运营为目标的转型。
今天我分享的主题是神策分析在 BMW 集团的应用实践。我们将深入探讨宝马与神策的合作历程,这其中包括为什么选择神策,在合作过程中遇到了哪些核心挑战,又是如何设计解决方案来应对这些挑战的,以及最终取得了哪些项目成果和未来的展望。
在这个过程中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模型能力的边界在哪里,也能看到它的成长速度有多快。
一、背景介绍:数字化转型的必然选择
我们的数字化故事始于两款核心产品:MyBMW APP 和 MyMINI APP。这两款应用于 2020 年陆续在中国市场上线。它们不仅仅是工具,更是品牌体验的延伸。APP 中新增了社区、会员和电商三大板块,旨在打造“社交化的品牌体验”,强化车主与品牌之间的互动与粘性。

伴随策略的推进,用户规模经历了快速增长:
2021 年底:两款 APP 的累计活跃用户突破 300 万,月活跃用户(MAU)超过 100 万。
2023 年 3 月:累计活跃用户首次突破 1000 万,MAU 超过 200 万。
对于传统车企而言,这样的增长速度是非常可观的。但高速增长的背后,我们也迅速意识到了新的问题。
到了 2022 年底,随着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和运营场景的日益复杂,传统的“经验驱动”运营模式(例如拍脑袋决策)已经难以为继。团队无法再依靠过往经验来支撑精细化、个性化的服务目标。
因此,“私域运营”被正式提上日程。我们开始考察国内多家提供 APP 私域运营能力的企业,神策分析在这一轮考察中脱颖而出。
双方的合作迅速展开:
2023 年:神策团队进场实施。到年底,私域运营已初具形态,成功拉通了 APP、H5、小程序和内部 CDP(数据中台)之间的数据应用链路,实现了用户全生命周期的洞察。
2024 年:基于神策分析提供的实时行为数据,团队制定了更多快反运营策略。人群圈选、活动推送、APP 社区运营推荐、文章推荐及商品推荐等功能陆续上线。同时,为了解决数据治理问题,埋点地图和埋点管理平台也相继上线。
2025年(规划):计划完成神策分析的版本升级,并持续探索用户运营与 AI 结合的分析及运营场景。
二、核心挑战:跨国车企的数据采集难题
在与神策的合作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诸多挑战,尤其是在数据采集阶段,作为一家跨国车企,面临的问题尤为突出。

挑战一:全球标准与本地化冲突
第一个核心冲突,来源于全球总部的埋点规范与神策分析体系的碰撞。
宝马集团总部有一套全局统一的埋点规范,这套规范是强制执行且不能更改的。这导致我们无法直接使用神策分析的标准埋点规范。因此,团队必须投入大量精力,进行“总部埋点”到“神策事件”的映射工作。
这种冲突还导致了多套埋点方案并存的局面。我们既要遵循 Global 规范使用 Countly 进行数据采集,又要兼顾本地化运营需求,使用神策分析及最初使用的 MZ。三套系统并存,数据孤岛问题严重,格式不互通,给数据使用带来了极大困难。
挑战二:埋点工程复杂性被低估
第二个挑战,是我们低估了埋点工程本身的复杂性。
1、Flutter 适配问题:APP 采用了 Flutter 框架。而在项目初期,APP 的 Flutter 版本与神策 SDK 支持的版本存在较大的兼容壁垒。我们紧急与神策团队沟通,由他们专项开发了专用的 SDK 适配层。最终,采用了 Flutter 与 H5 分别集成 SDK,再通过桥接(Bridge)方式上报数据的方案。
2、埋点字典管理混乱:随着事件和页面的增加,埋点相关的文档管理变得异常繁琐。团队至少需要同时维护四类文档:埋点设计文档、埋点映射文档、埋点地图文档、埋点版本管理文档。
3、海量历史数据导入:在切换到神策分析时,我们面临着超过 100T 的历史埋点数据导入难题。为了保证业务分析的连贯性,实现无缝切换,这些数据必须全部导入到新系统中。
三、解决方案:从规范到平台的系统性工程
针对上述挑战,神策数据团队设计并实施了一套系统性的解决方案,涵盖了规范管理、数据预处理和历史数据导入等多个层面。
1、规范映射管理的平台化实现
首先,解决多套方案并存和文档管理混乱的问题。这分两步走:

*所有截图数据均为演示数据
第一步:规范化:我们统一了埋点设计,规范了超过 1000 个事件。通过埋点映射关系,适配了 Countly、MZ、神策分析等不同平台。此外,还新增了“埋点地图”文档,管理超过 100 个核心页面,让埋点位置更直观。
第二步:平台化:人工维护海量文档极易出错且效率低下。为此,我们开发了一个统一的埋点管理平台,将埋点设计、映射、版本、地图等所有文档和流程全部纳入平台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规范化的问题。
2、规范映射的工程化实现:预处理
解决了管理问题,接下来是技术实现。为了兼容总部的埋点方式,我们选择在神策的数据接入侧进行改造,使其兼容原始数据格式。
采用预处理插件的形式,在神策的 SDF(数据接入模块)中实现。
核心难点在于,历史埋点数据到神策数据格式的转换,映射关系多且复杂,需要在预处理模块中做事件和属性级别的精密转换。

预处理方案包含三个核心程序:映射关系导入、预处理(实时)、异常数据导入(T+1)。
3、规范映射的工程化实现:历史数据导入与定开
预处理解决了实时数据的映射问题,而 100T 的历史数据导入则是另一个巨大的工程。
历史数据导入:
我们规划了多阶段导入策略,包括历史平台数据收集阶段、神策与历史平台共存阶段、历史平台下线阶段,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通过精细化的实现流程,我们分批次地完成了海量数据的导入,保证了业务分析的连续性。
数据定开:
在数据导入的同时,也构建了数据导出的链路。开发了 ETL 程序,定期将神策库中的 events 表和 users 表,以及自定义的 Session 中间表,导出到阿里云 OSS 上,供 CDP 及其他下游系统使用。这包括历史全量数据和 T+1 的增量数据。
四、项目成果:数据驱动业务增长
通过解决上述一系列挑战,数据开始真正为业务赋能,我们取得了显著的项目成果。
成果一:神策分析支撑的运营成果
神策分析已经成为我们日常运营不可或缺的工具。围绕激活、促活、转化、裂变等众多业务分析主题,形成了超过 300 个常规看板。这些看板为运营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洞察,有力地支撑了精细化运营决策。

成果二:智能推荐引擎的架构设计
我们利用神策采集的实时行为数据,构建了智能推荐引擎。
架构:APP 端的行为数据(Tracking) 通过神策数据平台实时采集,并同步到 CDP 数据中台。
建模:在 CDP 中,行为数据与车机互联、会员、电商、社区、线索等业务数据 相结合,通过 Spark 和 Flink 构建实时/离线特征库(存储于 Hologres 等)。
模型:这些特征被用于训练协同过滤推荐模型、实时个性化精排模型、文章质量模型等。
服务:模型通过推荐系统(REC System)、A/B 测试系统和标签服务(Tagging Service)对外提供服务,最终呈现在 APP 中。
成效:基于用户行为数据的 APP 社区内容推荐,CTR(点击率)提升了 301%。

成果三:埋点管理平台
如前所述,构建了“埋点管理平台”。它不仅是一个文档库,更是一个管理埋点需求全生命周期的工作流平台。
它支持从“创建需求” > “编辑方案” > “申请 Feature” > “评审通过” > “复测通过” > “上线完成” > “需求查询”的完整闭环。平台为业务运营、产品 Owner、开发 Owner 和测试 Owner 等不同角色提供了清晰的视图和权限,实现了埋点管理的规范化和平台化。

五、未来展望:迈向“用得更好”的智能时代
我回顾过去,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工具和平台,逐步解决了埋点“设计问题”、“管理问题”和“使用问题”。
构建了一个从“埋点文档”/“埋点地图”(解决设计问题) > “埋点管理平台”(解决管理问题) > “神策分析”/“数据中台”(解决使用问题)的数据闭环。
现在,我们面临的下一个问题是:如何“用得更好”?如何让数据“用得更省心?
答案是 Agent(智能体)。

未来,我们将探索与大模型(LLM)的结合,为数据平台和管理平台赋予AI 能力。举个例子,现在业务方如果想知道“A 功能的埋点和 B 功能的埋点相似性如何?”或者“这个平台的数据体现和另一个数据体现的差异对比是什么?”,他们可能需要查阅大量文档或咨询数据分析师。
希望未来,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自然语言向“Agent”提问,AI 能够理解埋点、文档和数据,直接给出智能化的分析和答案。这是我们实现“用得更好、用得更省心”的最终目标。我们目前正与神策数据携手合作,在 AI Agent 方向上共同探索与实践,致力于将这一愿景逐步落地,实现真正的智能化分析体验。
我的分享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
【更多内容】

▼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神策数据
38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