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视觉空间的奥秘:从主体感知到最小可见单位

视觉空间的奥秘:从主体感知到最小可见单位

1. 视觉主体与视觉空间

在探讨视觉相关的概念时,我们常常会陷入一些看似合理却实则荒谬的表述中。比如,说“我在视觉空间中看到这个物体”就是毫无意义的。我们不妨思考一下,与之相对的情况是什么呢?难道能想象我听到这个物体,或者别人看到它吗?显然,这种表述在逻辑上是站不住脚的。

同样,我们也不能说视觉空间内的物体是我看到它的原因。这就好比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从原始星云发展出太阳、行星、最原始的生物,最终出现一个能够看到并思考这些事物的生物,这种说法如果不基于行为主义意义上的纯粹物理表述,那也是没有意义的。就像我们说相机能感知事物一样,这只是在特定意义下的表述。

当被问到声音和颜色的区别时,我们通常会回答“我们听声音,看颜色”,但这其实只是基于经验的假设。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甚至可以想象有一天能用眼睛感知声音,用耳朵感知颜色。声音和颜色的本质,明显体现在描述它们的词汇的语法中。

在谈论视觉空间时,我们很容易把它想象成一个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的窥视箱,就像我们把房间称为空间一样使用“空间”这个词。但实际上,“视觉空间”仅仅指一种几何形状,是我们语言语法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讲,并不存在每个都有其所有者的“视觉空间”,也不存在所谓“无主”的视觉空间。

比如,说“我在我的视觉空间里看到一片风景,你在你的视觉空间里看到一个房间”是错误的,正确的说法应该是“我看到一片风景,你看到……”。这里误导我们的是窥视箱或圆形白色圆盘的比喻,我们把它当作投影屏幕,认为视觉图像就在这个“空间”中出现。但这个比喻的错误在于,它把视觉图像出现的机会本身也视觉化了,因为白色屏幕本身就是一个图像。

另外,“我不能直接看到我用

【四旋翼无人机】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建模与控制研究(Matlab代码、Simulink仿真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具备螺旋桨倾斜机构的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展开研究,重点探讨其系统建模与控制策略,结合Matlab代码与Simulink仿真实现。文章详细分析了无人机的动力学模型,特别是引入螺旋桨倾斜机构后带来的全驱动特性,使其在姿态与位置控制上具备更强的机动性与自由度。研究涵盖了非线性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如PID、MPC、非线性控制等)、仿真验证及动态响应分析,旨在提升无人机在复杂环境下的稳定性和控制精度。同时,文中提供的Matlab/Simulink资源便于读者复现实验并进一步优化控制算法。;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Simulink仿真经验的研究生、科研人员及无人机控制系统开发工程师,尤其适合从事飞行器建模与先进控制算法研究的专业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全驱动四旋翼无人机的动力学建模与仿真平台搭建;②研究先进控制算法(如模型预测控制、非线性控制)在无人机系统中的应用;③支持科研论文复现、课程设计或毕业课题开发,推动无人机高机动控制技术的研究进展。;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档提供的Matlab代码与Simulink模型,逐步实现建模与控制算法,重点关注坐标系定义、力矩分配逻辑及控制闭环的设计细节,同时可通过修改参数和添加扰动来验证系统的鲁棒性与适应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