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与表达:探索精神世界的奥秘
1. 心理意象与现实的关联
心理意象是否是卓越的肖像,与绘画作品有着本质区别且不可替代呢?它是否真正代表了特定的现实,同时兼具图像与意义?我们似乎需要这样神奇的存在,而心理意象似乎就是如此。例如,我们不会自问对某人的心理意象是否真的是关于他的,而非某个长相相似的人。
然而,命题是否也是这种神奇之物,能说出它所表达的意思呢?苏格拉底与泰阿泰德曾有过这样的对话:思考者是否思考了某事物,以及思考的事物是否真实。这就如同画家绘画,我们会思考他画的是画面本身,还是所代表的对象。
这里还涉及一个问题,心理意象是否总是关于现实中存在的事物?显然并非如此,更准确的问题应是:心理意象,无论真假,是否总是与现实相关?这与绘画作品不同,绘画作品不一定具有这种与现实的关联。而这种“与现实相关”,就如同肖像与其对象的关系。
但为何不能说心理意象是关于梦的意象呢?比如,梦到某人来访,而此人真的来访,这并不意味着梦是一种期待,此人来访也并非期待的实现。而且,我们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面对一个心理意象,却不知它是期待、回忆,还是与现实毫无关联的图像。因为我们的期待和等待一样真实。
表格:心理意象与绘画作品的对比
| 对比项 | 心理意象 | 绘画作品 |
|---|---|---|
| 与现实的关联性 | 无论真假,总是与现实相关 | 不一定与现实相关 |
| 可替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9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