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用“红色”一词寻找红色物体?
1. 语言与颜色认知的基础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发出“把这个圆圈涂成红色”这样的指令时,接收者是如何从“红色”这个词推断出应选取的颜色呢?这引发了一系列关于语言符号与意义关联的思考。
有人会问,“红色”这个词是否需要某种补充,比如存在于记忆中的内容,才能成为一个可用的符号呢?换个角度看,它自身在何种程度上不能单独作为一个符号呢?
当我们用“我面前有一个蓝色的大桶”来描述一次经历时,除了所描述的这次经历本身,是否还有其他因素能为这些话语提供合理性呢?例如,我们可能会凭借记忆,记得自己一直用“蓝色”这个词来指代这种颜色。
再如,当我们告诉某人“我一按铃,你就过来”,起初对方听到铃声时,会先把这个指令(铃声)转化为文字,然后才会执行。但过一段时间后,对方无需借助其他符号的干预,就能直接将铃声转化为行动。同样,当我们说“指向一个红色的斑块”时,对方也能直接执行这个命令,而无需先在脑海中浮现出一个红色斑块的想象画面作为“红色”的符号。
这里存在一个有趣的现象,人们常常会将记忆(就像知识一样)与写在某处的内容进行比较。当铃声响起时,我们不需要先想象出自己行动的画面,然后再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但问题是,如果对方不把铃声转化为一种解释,他是否必须依靠对上次执行命令情况的记忆来行动呢?
2. 记忆与指令执行的关系
我们可以给出明确的指令,比如“现在做你记得昨天这个时候所做的事情”。如果对方记得,他就能按照记忆去做;但如果他不记得,这个命令对他来说就没有意义。这表明记忆在很多时候是自动发挥作用的。
然而,如果我们假设总是一个记忆画面赋予词语意义,那么对方如何知道这个命令(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