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率的本质与应用解析
概率的基本概念与衡量
概率在我们的认知中有着不同的含义。假设的概率可以用推翻它所需的证据量来衡量。例如,我们说过去反复一致的经验使未来这种一致性持续成为可能,就像我们假定明天太阳会升起,因为相反的情况极不可能发生。但这里的“可能”与“抛硬币时正面或反面出现的概率相等”中的“可能”含义不同,尽管二者有一定联系,但并不相同。
我们放弃一个假设往往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归纳过程遵循经济原则。同时,采用特定假设所产生的描述简单性问题与概率问题直接相关。
部分假设可类比为齿轮传动中某部分的运动,确定这部分运动不会预先判断预期的运动,但要使整个传动产生期望的运动,就需对其余部分进行适当调整。若决定无论描述何种经验,假设的某部分都不改变,那么就规定了一种表示方式,该部分假设就成为了一个公设。公设必须能抵御任何可想象的经验的反驳,虽然坚持公设可能极为不便。从公设的便利程度而言,存在着公设可能性的大小之分,但此时谈论这种概率的度量是没有意义的,这类似于两种数的情况,我们能说一种数比另一种数更接近第三个数,但不存在相似性的数值度量。
概率在不同情境下的思考
当被告知在特定时间会在AB线段上看到一个亮点时,询问“亮点出现在AC区间比在CB区间更可能吗”是没有意义的。不过,我们可以规定事件在CB和AC发生的概率关系,但这可能基于经验依据,先验地说,对此并没有定论。当考虑无限多种可能性时,概率应被视为极限。例如将AB线段任意分割成不等的部分,若认为事件在各部分发生的概率相等,就如同掷骰子的简单情况。我们可以任意设定产生等概率部分的法则,如等长部分等概率,但其他法则同样可行。
在掷骰子的例子中,我们通常认为骰子完全均匀且不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6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