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o4j数据建模与Cypher查询语言入门
1. Neo4j数据建模
在图数据库建模中,有一种典型的模式叫做粒度化模式(granulate pattern)。与关系型模型相比,图数据库建模倾向于拥有更细粒度的数据模型。
1.1 粒度化节点
在关系型模型中,我们使用数据库规范化(database normalization)来确定模型的粒度。规范化是指组织关系型数据库的字段和表,以最小化冗余和依赖的过程。通常,这涉及将大表拆分为更小、冗余更少的表,并定义它们之间的关系。当数据库达到第三范式时,就被认为是规范化的。然而,这种规范化过程可能会导致查询时需要使用连接表和连接操作,成本较高。因此,数据库管理员常常会对数据进行反规范化处理,但这又会引入数据重复的问题。
而在图数据库建模中,规范化的成本要低得多,因为图数据库中执行连接操作更加容易。所以,图模型通常会创建属性较少的节点和关系,这些节点和关系具有很高的粒度,被称为粒度化节点。
在建模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个问题:某个属性应该作为节点的属性,还是应该将其拆分为一个独立的节点?例如,啤酒的酒精百分比应该作为啤酒品牌节点的一个属性,还是应该将其拆分为一个独立的节点?这取决于具体的查询需求:
- 如果在图遍历过程中不需要评估酒精百分比,那么将其作为遍历终点节点的属性可能更好,这样可以使模型更简单。
- 如果在图遍历过程中需要评估特定啤酒品牌的酒精百分比,那么将其拆分为一个独立的节点类别可能是个好主意,因为遍历节点通常比评估每个路径的属性更容易、更快。
1.2 使用图内索引
进一步应用粒度化模式,我们可以在图内为数据模型创建自然索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56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