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理论与二进制数学知识科普
1. 科学研究方法的演变
在古代,哲学家们通常只是为自己的观点构建有说服力的论证,而不进行实验。直到 2 世纪,托勒密成为了实验和如今所谓“科学方法”的早期倡导者之一。13 世纪的罗杰·培根常被视为现代科学方法之父,他在光学方面的实验为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奠定了框架。
2. 科学理论的定义
2.1 基本概念
假设是可检验的猜测,经过多次测试会确认一些事实,对这些事实的解释就是理论。科学理论是基于已证实的假设,对一组相关观察或事件的解释,并且经过不同研究团队多次验证。
2.2 与科学定律的比较
科学理论和科学定律都被科学界整体接受为真实的,都可用于预测事件和推动技术发展。但理论是对自然世界某方面的充分解释,可包含事实、定律、推论和已测试的假设;而定律是对自然的描述性概括,再多的验证也不能将理论变成定律。
2.3 字典定义
标准字典中,与科学相关的理论定义有:
- 对一组事实相互关系的分析。
- 某一学科或艺术的一般或抽象原则,如音乐理论。
- 用于解释现象的合理或科学上可接受的一般原则或原则体系,如光的波动理论。
3. 成功科学理论示例:引力理论
3.1 牛顿万有引力定律
牛顿观察到物体倾向于下落,他用数学公式(F = Gm_1m_2/d^2)表达了万有引力定律。其中(F)是引力,(G)是可测量的引力常数,(m_1)和(m_2)是两个物体的质量,(d)是它们之间的距离。该定律经过了数千次的测量和验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00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