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信息技术助力媒介传播疾病的监测、预防与控制
1. 媒介传播疾病现状与挑战
媒介传播疾病由节肢动物传播的病原体引发,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在发展中国家。例如,2008 年疟疾估计造成 2.47 亿病例和近 100 万死亡,每年估计有多达 5000 万登革热感染病例和 50 万例严重登革出血热病例。此外,近年来一些新的媒介传播疾病在发达国家也逐渐出现并传播,如北美洲的西尼罗河病毒病和亚洲、欧洲、北美洲的莱姆病。
对媒介传播疾病的监测和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因为它涉及节肢动物媒介、病原体和脊椎动物扩增/储存宿主,且每个类别都可能包含多种物种。人类可能是病原体的扩增/储存宿主(如登革热和疟疾),也可能是终末宿主(如莱姆病和西尼罗河病毒病)。这就要求媒介/疾病控制项目处理大量信息,包括昆虫学监测数据(媒介收集细节、媒介丰度和杀虫剂抗性)、病原体相关监测数据(媒介感染、动物宿主感染情况以及人类感染数据),还需管理与媒介和/或病原体控制相关的数据,如各种预防或控制活动的时空覆盖范围、资源消耗等。
如果缺乏足够的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控制项目很难评估和改进其绩效,可能导致决策失误,如继续使用无效的监测或控制方法,无法将资源精准投入到最需要的地区和时间段。
2. 可应用于媒介传播疾病数据管理和决策支持的信息技术
数据库、报告和地理信息系统(GIS)软件有助于数据管理和分析,特别是当多个应用程序集成时。例如,西尼罗河病毒传入北美后,加拿大开发了用于公共卫生监测的集成系统,加利福尼亚州也推出了媒介传播疾病监测网关。
然而,许多系统的软件组件获取和/或许可成本较高,限制了在资源有限环境中的应用。为解决这一问题,可以利用开源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0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