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身份认证:原理、标准与实践
在数字时代,身份认证和管理是保障网络安全和业务正常运行的关键环节。随着网络的发展,联邦身份认证逐渐成为解决身份管理复杂性的重要手段。本文将深入探讨联邦身份认证的相关概念、标准以及实际应用。
1. 身份网络的特性与挑战
身份网络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确保身份交互的不可互换性,即要努力保证用户不能基于他人的授权来访问资源。例如,不能让 Alice 凭借 Bob 的授权去访问特定资源。
身份网络需要处理的身份交易类型远远多于金融网络。像驾照这样的身份文件,包含了一系列属性和特定权限(如可合法驾驶的车辆类型);大学成绩单则是来自不同机构、用于不同目的的另一种身份文件。身份网络应支持这些以及无数其他身份文件的交易和相关治理。
2. 信任问题的解决
联邦身份认证只能在各方之间已经建立信任的环境中运行。不同的联邦模式下,信任建立的方式有所不同:
- 临时联邦 :信任是通过逐个双边协议建立的,每个信任关系都是定制的。
- 中心辐射式联邦 :信任关系在身份提供者(IdP)和依赖方(RPs)之间建立,通常以一种“要么接受要么放弃”的附合合同形式存在,RPs 使用服务就必须同意这些合同。
- 网络化联邦 :信任通过共同的治理模型建立,该模型为特定生态系统中的参与者分配或限制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联邦身份认证本身不能建立信任,只能传递信任。创建一个能对数字身份进行强认证并用于跨身份域的高价值在线交易的环境,不仅仅是一个软件工程问题,还需要完善的业务、法律和社会流程。数字身份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4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