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自动化与云计算安全评估:原理、标准与实践
1. CM参考架构
在持续监控(CM)实施中,有特定的参考架构。在相关图表里,工作流内具体组件的交互被省略了。由于子系统内的组件共同支持子系统在工作流中对特定需求的实现(例如,任务管理器中的收集控制器发起向收集子系统收集数据的任务),组件的动作被抽象到了子系统层面。
1.1 子系统
子系统规范详细描述了特定子系统为有效实现CM技术参考模型必须支持的需求。这些规范与数据域无关,不与特定的监控域(如资产管理、配置管理、漏洞管理)直接关联,而是描述了各个组件必须支持的能力。例如,任务管理器子系统中的收集控制器具备处理任务(任务处理)和发起数据收集任务(子任务传播)的能力。
1.2 接口
接口规范提供了子系统之间有效通信的标准化机制,使它们能作为独立模块运行,共同支持整个CM技术参考模型。接口通过Web服务定义语言(WSDL)公开,该语言描述了存在接口的子系统内实现的Web服务。例如,“结果报告”接口由数据聚合子系统实现,使其他子系统和组件能够发送资产信息进行存储。WSDL描述了接口支持的服务以及发送资产信息的要求(如资产报告格式ARF)。
2. 安全自动化标准和规范
CM的实施需要使用基于开放且行业支持的标准和规范的工具和技术。这些标准和规范为实现自动化提供了基础,促进了工具集和域边界之间的可移植性和互操作性。
2.1 安全内容自动化协议(SCAP)
SCAP通过一系列规范为支持第2层数据域提供绑定。它是一套规范,标准化了软件缺陷和安全配置信息向机器和人类传达的格式和术语,包括语言(XCCDF、OVAL®、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61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