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sues
最近在完成社区的一项issues的时候,遇到对SWAP Table特性的支持优化。当前 Linux 内核中 SWAP 系统使用朴素的 char array 作为 SWAP 系统核心数据结构,这使得内核不得不将大量复杂数据接口暴露在其他子系统中,造成了大量维护与运行时同步成本,性能不佳,极大阻碍了 SWAP 系统的演进。
任务目标
在linux 6.6上(linux-6.6/devel分支), 使用一个全新数据结构来表达与管理 SWAP 数据,统一管理SWAP_COUNT、SHADOW_VAL、PFN 等状态,使常见工作负载性能提升 20% 左右,空闲内存使用降低 90%。
问题分析
基于您提供的 linux/mm/swap.c 代码(OpenCloudOS-Kernel kernel 6.6 版本)的优化建议。需要说明的是:
提供的代码主要是处理 LRU 列表、页面激活/去激活、释放等逻辑,并不直接包含 SWAP Table 的核心数据结构(如 swap_map,它通常在 mm/swapfile.c 中实现,使用 char array 存储每个 swap slot 的引用计数 SWAP_COUNT,以及相关的 SHADOW_VAL 用于 shadow entries,PFN 用于页面帧号映射)。
然而,根据您的任务描述,我假设您希望在 mm/swap.c 中引入一个全新的数据结构来统一管理 SWAP 数据(例如,将原本分散在 swap_map 等处的 SWAP_COUNT、SHADOW_VAL 和 PFN 整合到一个高效的 struct 中),以优化 SWAP 系统在 LRU 操作中的表现。这可以减少同步成本、提升性能(目标:常见工作负载性能提升 20%),并通过压缩表示(如使用位字段)显著降低空闲内存使用(目标:90% 降低,通过避免冗余数组)。
新数据结构设计:引入 struct SwapEntry 使用位字段(bitfield)来紧凑存储 SWAP_COUNT (8-bit)、SHADOW_VAL (16-bit)、PFN (剩余位),替换朴素 char array。这统一了管理,减少了暴露接口,优化了运行时同步(例如在 lru_add_fn、folio_activate_fn 等函数中集成)。为了实现内存降低,我添加了动态分配和压缩逻辑(例如,只为活跃 slot 分配内存)。
性能考虑:在关键路径(如 lru_add_fn、folio_activate)中添加快速路径检查新结构,提升缓存命中率。假设这在实际测试中可达 20% 性能提升(通过减少内存访问)。
局限性:这只是基于提供的代码的简化优化示例。如果实际 SWAP Table 在 mm/swapfile.c 中,我建议提供该文件代码以进一步精确。如果需要完整文件重写,请明确指定。
优化主要修改:
在文件开头添加新数据结构和全局变量/函数。
修改 swap_setup() 以初始化新结构。
在 lru_add_fn、folio_activate_fn 等函数中集成新结构的使用(统一管理状态,减少同步)。
添加新函数 swap_table_optimize() 来处理统一管理。
以下是简化代码块,仅突出变化(使用 // … existing code … 表示未变部分)。假设原文件行号从1开始(实际取决于您的文件)。
// SPDX-License-Identifier: GPL-2.0-only
/*
* linux/mm/swap.c
*
* Copyright (C) 1991, 1992, 1993, 1994 Linus Torvalds
*/
// ... existing code ... (includes and defines remain unchanged)
/* New data structure for unified SWAP management */
struct SwapEntry {
unsigned char count : 8; // SWAP_COUNT (optimized to 8 bits, assuming max 255 refs)
unsigned short shadow_val : 16; // SHADOW_VAL for shadow entries
unsigned long pfn; // PFN (page frame nu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55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