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oadCast from http://blog.youkuaiyun.com/luoshengyang/article/details/6730748


android启动

 Step 1. 无论是通过Launcher来启动Activity,还是通过Activity内部调用startActivity接口来启动新的Activity,都通过Binder进程间通信进入到ActivityManagerService进程中,并且调用ActivityManagerService.startActivity接口; 

        Step 2. ActivityManagerService调用ActivityStack.startActivityMayWait来做准备要启动的Activity的相关信息;

        Step 3. ActivityStack通知ApplicationThread要进行Activity启动调度了,这里的ApplicationThread代表的是调用ActivityManagerService.startActivity接口的进程,对于通过点击应用程序图标的情景来说,这个进程就是Launcher了,而对于通过在Activity内部调用startActivity的情景来说,这个进程就是这个Activity所在的进程了;

        Step 4. ApplicationThread不执行真正的启动操作,它通过调用ActivityManagerService.activityPaused接口进入到ActivityManagerService进程中,看看是否需要创建新的进程来启动Activity;

        Step 5. 对于通过点击应用程序图标来启动Activity的情景来说,ActivityManagerService在这一步中,会调用startProcessLocked来创建一个新的进程,而对于通过在Activity内部调用startActivity来启动新的Activity来说,这一步是不需要执行的,因为新的Activity就在原来的Activity所在的进程中进行启动;

        Step 6. ActivityManagerServic调用ApplicationThread.scheduleLaunchActivity接口,通知相应的进程执行启动Activity的操作;

        Step 7. ApplicationThread把这个启动Activity的操作转发给ActivityThread,ActivityThread通过ClassLoader导入相应的Activity类,然后把它启动起来。

        这样,Android应用程序的Activity启动过程就简要介绍到这里了,在接下来的两篇文章中,我们将根据Activity的这两种启动情景,深入到应用程序框架层的源代码里面去,一步一步地分析它们的启动过程:



在Android系统中,为什么需要广播机制呢?广播机制,本质上它就是一种组件间的通信方式,如果是两个组件位于不同的进程当中,那么可以用Binder机制来实现,如果两个组件是在同一个进程中,那么它们之间可以用来通信的方式就更多了,这样看来,广播机制似乎是多余的。然而,广播机制却是不可替代的,它和Binder机制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广播的发送者和接收者事先是不需要知道对方的存在的,这样带来的好处便是,系统的各个组件可以松耦合地组织在一起,这样系统就具有高度的可扩展性,容易与其它系统进行集成。

它们的实现机理都是消息发布/订阅模式的事件驱动模型,消息的生产者发布事件,而使用者订阅感兴趣的事件



        在第1步中,广播的接收者把广播接收器注册到ActivityManagerService中;在第2步中,广播的发送者同样是把广播发送到ActivityManagerService中,由ActivityManagerService去查找注册了这个广播的接收者,然后把广播分发给它们。

        在第2步的分发的过程,其实就是把这个广播转换成一个消息,然后放入到接收器所在的线程消息队列中去,最后就可以在消息循环中调用接收器的onReceive函数了。这里有一个要非常注意的地方是,由于ActivityManagerService把这个广播放进接收器所在的线程消息队列后,就返回了,它不关心这个消息什么时候会被处理,因此,对广播的处理是异步的,即调用sendBroadcast时,这个函数不会等待这个广播

oadedApk.getReceiverDispatcher在LoadedApk内部创建了一个IIntentReceiver接口,并且传递给ActivityManagerService;虚线下面的Step 5到Step 11是发送广播的过程,在Step 8中,ActivityManagerService利用上面得到的IIntentReceiver远程接口,调用LoadedApk.performReceiver接口,LoadedApk.performReceiver接口通过ActivityThread.H接口的post函数将这个广播消息放入到ActivityThread的消息队列中去,最后这个消息在LoadedApk的Args.run函数中处理,LoadedApk.Args.run函数接着调用MainActivity.BroadcastReceiver的onReceive函数来最终处理这个广播


能否讲一下静态注册广播的过程呢?静态注册和动态注册的过程是一样的吗?
回复gaolixiao:有点区别。静态注册的广播接收者在第一次接收广播的时候,才会被启动起来。这时候如果它所运行在应用程序进程还没有启动志来,那么这个应用程序进程又会首先被启动起来,以便可以启动那个静态注册的广播接收者。这个过程会复杂一些。静态注册的广播接收者的启动过程可以在广播的发送过程中看到。而动态注册必须在模块启动器来后,注册了才能接受。
     1. Step 1 - Step 7,计数器服务CounterService通过sendBroadcast把一个广播通过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发送给ActivityManagerService,ActivityManagerService根据这个广播的Action类型找到相应的广播接收器,然后把这个广播放进自己的消息队列中去,就完成第一阶段对这个广播的异步分发了;

ActivityManagerService broadcastIntent - >ActivityManagerService.broadcastIntentLocked->if (intent.filterEquals(mParallelBroadcasts.get(i).intent)) {  找到匹配的广播接收器

        2. Step 8 - Step 15,ActivityManagerService在消息循环中处理这个广播,并通过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把这个广播分发给注册的广播接收分发器ReceiverDispatcher,ReceiverDispatcher把这个广播放进MainActivity所在的线程的消息队列中去,就完成第二阶段对这个广播的异步分发了;

        3. Step 16 - Step 17, ReceiverDispatcher的内部类Args在MainActivity所在的线程消息循环中处理这个广播,最终是将这个广播分发给所注册的BroadcastReceiver实例的onReceive函数进行处理。


内容概要:本文介绍了奕斯伟科技集团基于RISC-V架构开发的EAM2011芯片及其应用研究。EAM2011是一款高性能实时控制芯片,支持160MHz主频和AI算法,符合汽车电子AEC-Q100 Grade 2和ASIL-B安全标准。文章详细描述了芯片的关键特性、配套软件开发套件(SDK)和集成开发环境(IDE),以及基于该芯片的ESWINEBP3901开发板的硬件资源和接口配置。文中提供了详细的代码示例,涵盖时钟配置、GPIO控制、ADC采样、CAN通信、PWM输出及RTOS任务创建等功能实现。此外,还介绍了硬件申领流程、技术资料获取渠道及开发建议,帮助开发者高效启动基于EAM2011芯片的开发工作。 适合人群:具备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的研发人员,特别是对RISC-V架构感兴趣的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了解EAM2011芯片的特性和应用场景,如智能汽车、智能家居和工业控制;②掌握基于EAM2011芯片的开发板和芯片的硬件资源和接口配置;③学习如何实现基本的外设驱动,如GPIO、ADC、CAN、PWM等;④通过RTOS任务创建示例,理解多任务处理和实时系统的实现。 其他说明:开发者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扩展这些基础功能。建议优先掌握《EAM2011参考手册》中的关键外设寄存器配置方法,这对底层驱动开发至关重要。同时,注意硬件申领的时效性和替代方案,确保开发工作的顺利进行。
NumPy中的broadcast_to函数是用来将数组广播到指定形状的函数。广播是一种在不进行复制的情况下,使用较小的数组来操作较大的数组的机制。该函数接受两个参数,第一个参数是要广播的数组,第二个参数是目标形状。广播的规则是,将较小的数组在某些维度上进行复制,使得两个数组可以进行元素级别的操作。最终,较小的数组将会被复制到与较大的数组具有相同形状的位置上。 下面是一个使用broadcast_to函数的示例代码: ```python import numpy as np a = np.array([[1, 2, 3]]) b = np.broadcast_to(a, (3, 3)) print("原数组 a:") print(a) print("调用 broadcast_to 函数之后的数组 b:") print(b) ``` 运行结果如下: ``` 原数组 a: [[1 2 3]] 调用 broadcast_to 函数之后的数组 b: [[1 2 3] [1 2 3] [1 2 3]] ``` 在这个示例中,我们创建了一个形状为(1, 3)的数组a,然后使用broadcast_to函数将其广播到形状为(3, 3)的数组b。由于广播的规则,数组a在第一个维度上被复制了3次,最终得到了与数组b具有相同形状的结果。 (出处: Python numpy.broadcast_to函数方法的使用) (出处: Python numpy.expand_dims函数方法的使用) (出处: Python numpy.squeeze函数方法的使用)<span class="em">1</span><span class="em">2</span><span class="em">3</span> #### 引用[.reference_title] - *1* [Python numpy.broadcast_to函数方法的使用](https://blog.csdn.net/a991361563/article/details/119977132)[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2^chatsearchT0_1"}}]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50%"] - *2* *3* [Python-Numpy多维数组--数组操作](https://blog.csdn.net/Odyssues_lee/article/details/85252366)[target="_blank" data-report-click={"spm":"1018.2226.3001.9630","extra":{"utm_source":"vip_chatgpt_common_search_pc_result","utm_medium":"distribute.pc_search_result.none-task-cask-2~all~insert_cask~default-1-null.142^v92^chatsearchT0_1"}}] [.reference_item style="max-width: 50%"] [ .reference_list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