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排课与基因设计优化:DNA自组装与AMMAS算法的应用
课程排课的DNA自组装计算模型
课程排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满足许多硬性和软性约束条件。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构建了三个子系统:初始解空间生成系统SINIT、检测系统ST INIT和时隙计数系统SCNT。
- 时隙与结合域 :时隙数量会与结合域×或v一起使用。×表示该时隙没有安排课程,v表示该时隙安排了课程。
- DNA瓦片自组装 :SCNT中的DNA瓦片根据bdE和bdS编码的输入信息,从左到右、从下到上进行自组装操作。
- 算法分析 :由SINIT、ST INIT和SCNT三个子系统组成的DNA自组装计算模型可以从可行解空间中分离出最优解。
- 结合条件 :根据自组装模型,只有当组装左上角瓦片的结合域与反应室中DNA单链的结合域相同时,两者才能结合。
- 冲突避免 :检测系统中,瓦片的结合域设计避免了冲突情况,即不会出现学生xi选择的两个或多个不同课程安排在同一时隙的情况。
- 课时计数 :时隙计数系统在自组装计算开始时将时隙数的值设为0,在计算过程中依次扫描每个时隙,若该时隙有一个或多个课程,则总数加1,从而可以准确计算可行解中可以安排的课时数。
以下是该过程的mermaid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