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各位老铁,我又双叒叕(好吧,其实是又)来显摆(手动狗头保命)一下了。不知不觉,入手那个传说中的奥地利Skyy艺术学院Adobe全家桶正版教育订阅,已经稳稳当当用了4个月。简单聊聊感受哈:
首先,Firefly积分给得是真大方,足足1500点,我反正是没见过比这更阔绰的了。 其次,那个一键自助修复订阅的链接,简直是懒人福音,99%的小毛病自己就解决了,稳得一批,掉订阅?不存在的。 再者,一个授权给俩组织账号,能激活4台设备,对于我这种设备多的用户来说,简直不要太爽。 重点是!这不是那种试用版,不用隔三差五换号折腾,省心! 最最贴心的是,居然还能在线查订阅有效期,以前个人用户想查企业订阅状态那叫一个难,现在直接搞定。
我知道你们想问啥:这等好物如何上车?嘿嘿,遗憾地通知大家,车门已焊死(据说用户都1800+了,这羊毛薅得……),晚啦!
好了好了,不皮了,嘚瑟(再次划掉)完毕,下面干货教程走起。不过先说好,接下来分享的技巧主要针对Adobe正版用户,部分功能免费版可能体验不到哦。咱们程序员追求的就是精益求精,不断优化。上次分享了5个技巧,反响好像还不错,这次再给大家挖点不一样的“宝藏”,希望能让各位在Adobe的创作道路上跑得更快!
Adobe系列软件5个你可能忽视的宝藏功能
Adobe全家桶就像一个巨大的军火库,除了那些常用的“AK47”、“M4A1”之外,还有很多特种作战用的“秘密武器”。上次咱们聊了几个,今天再深挖一下,看看还有哪些被我们日常忽视,但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的“神仙功能”。
技巧一:Photoshop (PS) - 设计稿“分身术”:玩转“图层复合 (Layer Comps)”高效管理多版本方案
在做UI设计、海报或者任何需要提供多种方案的视觉稿时,最烦的就是一个文件里搞出N个分组,或者干脆存成 final_v1.psd
, final_v2_真的final.psd
, final_v3_打死不改版.psd
…想想都头大。PS里的“图层复合 (Layer Comps)”功能,就能让你优雅地在一个PSD文件内管理和展示N个版本。
痛点场景:
- 一个界面需要展示多种颜色主题、布局调整或文案变化。
- 给客户提案时,需要快速切换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对比。
- 同一个设计元素,在不同状态下的显示效果(如图标的常规、悬停、激活状态)。
操作步骤:
-
打开“图层复合”面板:
- 在Photoshop中,点击顶部菜单栏的
窗口 (Window)
>图层复合 (Layer Comps)
。面板就绪!
- 在Photoshop中,点击顶部菜单栏的
-
创建第一个版本(基准状态):
- 在你的图层面板中,按照你的第一个设计方案调整好各个图层的可见性 (小眼睛图标)、位置 (移动工具)、图层样式 (混合选项) 等。
- 在“图层复合”面板中,点击右下角的
创建新图层复合 (Create New Layer Comp)
按钮(像一张纸右上角折起的图标)。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给这个版本起个名,比如“方案A-蓝色主题”。
- 勾选你希望这个复合记录的属性:
可见性 (Visibility)
、位置 (Position)
、外观(图层样式) (Appearance (Layer Style))
。通常全勾上。可以添加注释。点击“确定”。
-
创建更多版本:
- 现在,回到图层面板,开始调整你的设计,比如把某个按钮从蓝色改成红色,隐藏一些元素,显示另一些元素,或者调整某些图层的位置。
- 完成第二个方案的调整后,再次点击“图层复合”面板的
创建新图层复合
按钮,命名为“方案B-红色主题”,确定。 - 以此类推,你可以创建任意多个图层复合,每个代表一种设计状态。
-
切换和更新图层复合:
- 在“图层复合”面板中,点击你想要查看的任何一个图层复合名称左侧的小方框(应用图层复合按钮),画布上的内容就会立刻切换到该复合记录的状态。非常丝滑!
- 如果你对某个已存在的图层复合对应的设计做了修改(比如方案A的蓝色又微调了一下),你需要选中该图层复合,然后点击面板下方的
更新图层复合 (Update Layer Comp)
按钮(两个循环箭头图标),以保存更改。
-
导出图层复合:
- 当你需要把这些方案导出成单独的图片时,可以去
文件 (File)
>导出 (Export)
>图层复合到文件 (Layer Comps to Files)...
。 - 在对话框中,你可以选择导出的目标文件夹、文件名前缀、文件类型(JPG, PNG, PDF等),以及选择要导出的图层复合。一键搞定,告别手动另存为。
- 当你需要把这些方案导出成单独的图片时,可以去
小结:“图层复合”绝对是设计师管理多版本设计稿的利器。它不仅让PSD文件保持整洁,更能在演示和协作中大大提高效率。下次再遇到需要N个版本的需求,试试它,你会爱上这种掌控感。
技巧二:Premiere Pro (PR) - 剪辑“读心术”:体验“基于文本的编辑 (Text-Based Editing)”新范式
对于我们这些经常处理访谈、演讲或者有大量对话内容的视频的“程序猿”来说,以往听片段、打点、切片的过程堪称体力活。PR近几个版本推出的“基于文本的编辑”功能,简直是革命性的,它能将音频转为文字,然后你就可以像编辑Word文档一样编辑视频片段!
痛点场景:
- 剪辑几十分钟甚至几小时的访谈素材,需要快速定位关键内容、剔除废话、调整语序。
- 根据文稿内容快速生成粗剪版本。
- 为视频快速生成字幕稿或内容摘要。
操作步骤:
-
打开“文本”面板并转录序列:
- 在Premiere Pro中,确保你的序列已经建好,并且素材已放入时间线。
- 点击顶部菜单栏的
窗口 (Window)
>文本 (Text)
,打开文本面板。 - 在“文本”面板中,选择
转录 (Transcript)
选项卡。 - 你会看到一个提示,选择你的序列,然后点击
转录 (Transcribe)
按钮(或者根据你的PR版本,可能是“开始转录”之类的)。PR会分析序列中的音频,并将其转换为文本。此过程需要联网,并且根据音频长度和清晰度,耗时不等。 - 你可以选择语言,并勾选“自动检测扬声器”(如果有多人对话)。
-
校对和编辑转录文本:
- 转录完成后,文本会显示在面板中,并带有时间码。仔细校对一遍,修正AI识别可能出现的错误(点击文本即可编辑)。你可以合并或拆分段落,编辑说话人标签等。
- 文本中的停顿(比如“嗯…”、“啊…”)也会被识别出来,你可以选择在转录设置中是否显示它们。
-
像编辑文档一样编辑视频:
- 选中即定位:在转录文本中单击任意单词,时间线上的播放头会立刻跳转到视频中对应的位置。
- 复制粘贴:选中一段文本,
Ctrl+C
(Cmd+C) 复制,然后在文本的另一处或时间线上Ctrl+V
(Cmd+V) 粘贴,对应的视频片段也会被复制粘贴过去! - 删除:在文本中选中不想要的词句或段落,直接按
Delete
键,时间线上的对应视频片段会被删除(通常是波纹删除,后面的内容会跟上)。 - 提取/提升:选中文本,右键可以找到“提取(Extract)”(删除并闭合间隙)或“提升(Lift)”(删除并保留间隙)等操作,直接作用于时间线。
- 创建子剪辑:选中有用的一段话,右键选择
创建子剪辑 (Create Subclip)
,可以直接生成一个只包含这段话的新素材片段。
-
从文本创建字幕:
- 转录文本校对无误后,可以直接点击文本面板上方的
创建字幕 (Create Captions)
按钮,PR会自动根据文本和时间码生成字幕轨道,超方便!
- 转录文本校对无误后,可以直接点击文本面板上方的
小结:“基于文本的编辑”是PR近年来最让我惊喜的功能之一。它将视频剪辑的逻辑从“听”和“看”提升到了“读”和“写”的层面,极大地提高了处理对话类素材的效率。如果你还没用过,赶紧去试试,绝对能让你的剪辑工作流焕然一新。
技巧三:Illustrator (AI) - “无缝衔接”的艺术:活用“图案选项 (Pattern Options)”自制完美纹理
无论是做包装设计、网页背景、服装布料还是简单的插画点缀,自定义的无缝平铺图案都是非常实用的元素。以前在AI里做无缝图案,需要手动计算、对齐、复制、裁切,非常繁琐且容易出错。现在有了“图案选项”功能,创建和编辑无缝图案变得异常简单直观。
痛点场景:
- 需要创建一个可以无限平铺的背景纹理或装饰图案。
- 对已有的图案素材不满意,想自己动手设计独特的样式。
- 手动制作无缝图案时,边缘对不齐,出现明显接缝。
操作步骤:
-
准备图案的基本单元并进入图案编辑模式:
- 在Illustrator中,先绘制出构成你图案的基本元素(比如几个小花、几条几何线、一个小图标等)。你可以将它们组合一下。
- 选中你绘制好的这些基本元素。
- 点击顶部菜单栏的
对象 (Object)
>图案 (Pattern)
>建立 (Make)
。 - 此时,AI会弹出一个提示,告知你新的图案已被添加到“色板”面板,并且你已进入“图案编辑模式”。画布上会显示你的图案元素以及它们重复平铺的预览。同时,“图案选项 (Pattern Options)”面板会自动打开。
-
在“图案选项”面板中调整参数:
- 命名:首先给你的新图案起个有意义的名字。
- 拼贴类型 (Tile Type):这里决定了图案单元如何排列。常用的有:
网格 (Grid)
:最基础的矩形平铺。按行砖形 (Brick by Row)
/按列砖形 (Brick by Column)
:类似砖墙的错位排列,可以让图案更自然。可以调整“砖形位移”。- 还有
按行十六进制 (Hex by Row)
和按列十六进制 (Hex by Column)
,实现蜂窝状排列。
- 宽度 (Width) 和 高度 (Height):定义图案单元拼贴的边界框大小。你可以勾选
使图稿适合拼贴尺寸 (Size Tile to Art)
让边界框自动适应你的元素,或者取消勾选手动输入数值来控制间距。 - 重叠 (Overlap):当图案单元之间有重叠时,这里可以设置哪个方向的元素在上方。
- 副本 (Copies):设置预览时显示的副本数量和透明度(比如
5x5
,变暗百分比50% (Dim Copies to 50%)
),方便你观察整体平铺效果。
-
实时编辑和预览图案:
- 在图案编辑模式下,你可以直接在画布中心的原图案单元上进行修改(移动、缩放、旋转、增删元素、改变颜色等),所有改动会实时反映在周围的预览副本上。这就是最爽的地方!你可以直观地调整元素,直到获得满意的无缝效果。
- 注意调整元素使其在边界处能够完美衔接。
-
完成并应用图案:
- 当你对图案满意后,点击画布顶部信息栏中的
完成 (Done)
(或者在“图案选项”面板里点也行)。 - 此时,你新创建的图案已经作为一个色样保存在了
色板 (Swatches)
面板中。 - 要应用图案,只需画一个形状(如矩形),然后像填充颜色一样,在“色板”面板中点击你刚创建的图案色样,形状就会被这个无缝图案填充了。
- 当你对图案满意后,点击画布顶部信息栏中的
小结:“图案选项”功能让AI的图案设计能力提升了一个档次。它把复杂的对齐和预览工作自动化、可视化,让设计师可以更专注于图案本身的创意。无论是想做简单的波点条纹,还是复杂的装饰花纹,它都能轻松搞定。
技巧四:After Effects (AE) - 嵌套动画“遥控器”:“主属性 (Master Properties)”简化复杂工程
用AE做动画,尤其是复杂的UI动效、角色绑定或者栏目包装时,我们经常会把一部分独立的动画做成预合成 (Pre-composition)。但问题来了,每次想修改预合成里某个小细节(比如文字内容、颜色),就得双击进入预合成,改完再回来,层层嵌套非常麻烦。“主属性”就是来解决这个痛点的,它能让你把预合成里的某些关键属性“暴露”到主合成中,直接在主合成里控制!
痛点场景:
- 一个片头模板里有多个文字条,每个文字条是一个预合成,需要快速替换不同文字内容和颜色,而不想进入每个预合成修改。
- 制作了一系列可复用的MG小动画(如图标动画、转场),希望在主合成中能方便地调整它们的一些核心参数。
操作步骤:
-
创建并准备你的预合成:
- 首先,像往常一样创建一个包含若干图层和动画的预合成。比如,一个简单的“下沿字幕条”预合成,里面有文字图层、背景图形图层,可能还有一些入场动画。
-
打开“基本图形 (Essential Graphics)”面板:
- 在AE中,点击顶部菜单栏
窗口 (Window)
>基本图形 (Essential Graphics)
。
- 在AE中,点击顶部菜单栏
-
将预合成的关键属性添加到“基本图形”面板:
- 选中你的预合成(不是进入它,而是在包含它的主合成中选中这个预合成图层,或者直接在项目面板选中该预合成)。
- 在“基本图形”面板中,确保“主 (Master)”下拉菜单指向你选中的这个预合成。
- 现在,展开你的预合成的图层属性(在时间轴面板中,或者按
U
键两次显示所有修改过的属性)。找到你想要从主合成控制的属性,比如文字图层的源文本 (Source Text)
属性,某个形状图层的填充颜色 (Fill Color)
属性,或者某个图层的位置 (Position)
、缩放 (Scale)
等。 - 直接将这些属性从时间轴面板拖拽到“基本图形”面板中。拖进去之后,你可以给它们重命名,使其在主合成中更易于理解(比如把“源文本”改成“标题内容”)。
- 你还可以为数值属性设置范围滑块,为颜色属性添加颜色选择器等。
-
在主合成中使用“主属性”:
- 现在,当你在主合成中选中这个预合成图层时,你会发现在“效果控件 (Effect Controls)”面板中,或者直接在时间轴上展开该图层的属性,就能看到你刚刚从“基本图形”面板暴露出来的那些“主属性”了!
- 你可以直接在这里修改这些主属性的值(比如改文字、换颜色),而不需要进入预合成内部。修改会实时生效。
- 如果你在主合成中复制了这个预合成图层,每个副本都可以有自己独立的主属性值。
小结:“主属性”是AE中一个非常强大的工作流程优化工具,尤其对于制作模板 (MOGRTs) 和管理复杂嵌套动画项目来说,简直是神器。它能让你的预合成变得像一个个可配置的“组件”,大大提高复用性和修改效率。
技巧五:InDesign (ID) - 个性化文档“印刷机”:“数据合并 (Data Merge)”批量生成定制内容
想象一下,你需要制作几百张带有不同姓名、职位、编号的会议胸卡,或者几千封抬头和地址各不相同的邀请函。如果一张张手动修改,那绝对是地狱级的体验。InDesign的“数据合并”功能,就是为此而生的,它可以连接外部数据源(如Excel表格),批量生成包含可变信息的文档。
痛点场景:
- 制作大量个性化的名片、证书、奖状、邀请函、信封、标签。
- 产品目录中,每个产品图片和描述不同,但排版样式一致。
- 需要根据数据库信息自动填充表单。
操作步骤:
-
准备数据源文件:
- 最常用的数据源是CSV (逗号分隔值) 文件或TXT (制表符分隔) 文件。你可以用Excel、Numbers或Google Sheets等表格软件创建数据。
- 关键:第一行必须是“表头 (Header Row)”,用来定义每个数据字段的名称,比如
姓名
,职位
,邮箱
,图片路径
。表头名称不能有空格或特殊字符,最好用英文或拼音。 - 如果想合并图片,数据源中需要有一列专门存放图片的路径。路径可以是绝对路径,也可以是相对于InDesign文档或数据源文件的相对路径。在表头名称前加上
@
符号 (如@照片
) 来告诉InDesign这一列是图片。
-
在InDesign中打开“数据合并”面板并选择数据源:
- 打开你的InDesign文档,设计好一个“模板”页面,留出需要填充可变信息的位置。
- 点击顶部菜单栏
窗口 (Window)
>实用程序 (Utilities)
>数据合并 (Data Merge)
。 - 在“数据合并”面板的右上角点击汉堡菜单(三条横线),选择
选择数据源 (Select Data Source)...
。 - 找到并打开你准备好的CSV或TXT数据文件。数据源中的表头字段会显示在面板中。
-
将数据字段占位符拖到版面中:
- 在你的InDesign模板页面上,用文本框工具在你希望显示可变信息的地方创建文本框。
- 从“数据合并”面板中,将对应的字段拖拽到文本框中。比如,将
<<姓名>>
字段拖到姓名应该出现的位置,将<<职位>>
拖到职位处。 - 对于图片,可以先画一个矩形框架工具,然后将
@照片
这样的图片字段拖到框架里。
-
预览合并效果:
- 在“数据合并”面板下方,勾选
预览 (Preview)
复选框。 - 你可以使用面板下方的箭头按钮来浏览数据源中的不同记录,看看它们在你的版面上的实际效果。检查是否有文字溢出、图片显示不正确等问题,并进行调整。
- 在“数据合并”面板下方,勾选
-
创建合并文档:
- 预览无误后,再次点击“数据合并”面板右上角的汉堡菜单,选择
创建合并文档 (Create Merged Document)...
。 -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你可以设置:
记录 (Records)
:是合并所有记录,还是单个记录,或是指定范围。每文档页面一个记录 (Single Record per Document Page)
或每文档页面多个记录 (Multiple Records per Document Page)
(用于制作标签、名片等需要拼版的)。- 还可以设置边距、间距、溢出文本报告等选项。
- 点击“确定”,InDesign会生成一个新的文档,其中包含了所有根据数据源生成好的页面。然后你就可以打印或导出这个新文档了。
- 预览无误后,再次点击“数据合并”面板右上角的汉堡菜单,选择
小结:“数据合并”是InDesign中一个极其强大的自动化工具,尤其适合处理大量重复性但又需要个性化定制的排版任务。掌握它,能让你从繁琐的复制粘贴中解放出来,成倍提高工作效率。对于需要处理可变数据的排版工作,这绝对是“核武器”级别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