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分析
第一章 概论
企业活动
- 营业活动
- 筹资活动
- 投资活动
- 管理活动
财务报表
-
分类
-
资产负债表Balance Sheet
把某一特定日期企业的资金去向和资金来源左右对照 表示
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 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
利润表Income Statement
-
现金流量表Statement of Cash Flow
记录着一年里 具体多少钱以什么样的方 式流入或流出企业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定时期内所有者权益变动 的情况
-
-
编制和报送时间
-
年度(最迟4个月)
-
中期财务报表
- 半年度(2个月)
- 季度(15天)
- 月度报表(6天)
-
-
报送对象
-
对外报表
资产负债、利润、现金流动、权益变动
-
对内报表
反映企业收支情况、成本、费用的会计报表
-
-
编制主体
- 个别报表
- 合并报表
财报的作用
-
使用者
财务报表的编制以投资者、债权人为主要使用对象
因为在企业众 多的利益相关者中,投资者和债权人为企业经营活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资金-
投资者
-
债权人
企业的经营业绩反映了其盈利能力的高低 ,而盈利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
-
供应商
涉及到销售货款回 收的可能性,与债权人一样 对企业的支付能力很关注
-
经营管理层
-
政府机构
政府机关、特别是税务部门 、政府补贴发放部门、收费 价格制定部门
-
财报分析的意义
-
狭义的财报分析
以财务会计报告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进行剖析。既是对已完成经营活动的财务总结,又是对未来的财务预测
-
广义的财报分析
还要依据财报以外的其他信息(公开和不公开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分析企业战略与实施情况、管理特征与质量、行业竞争格局与自身竞争优势、未来风险挑战
财报分析的局限性
-
会计计量属性
资产、成本是按照获得时的金额记录的,而不是现行价值
EG: -
不同会计政策的选择
如折旧年限的选取不同
-
财务指标面向过去不反映未来
-
财务指标来自于财务报表资料
财务指标只能列示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项目,不包含产品质量、员工素质技能、经营过程与顾客口碑等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分析
资产 = 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
-
流动资产
-
货币资金
企业拥有的、以货币形式存在的资产, 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计入但其损益的金融资产
-
应收票据&应收账款
-
预付款项
-
存货
企业在日常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在生产 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或物料等
- 毛利率=(销售收入-销售成本)/销售收入
-
-
非流动资产
-
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生物资产
-
识别固定资产投资的造假
- 产能利用率=营业收入/固定资产平均余额
-
无形资产分析
无形资产价值较高的企业一般是拥有土地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企业,汽车制造商
-
(PE)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价/每股收益
price earning ratio 本益比
反映了每股盈利不变的情况下, 经过多少年投资可以通过股息全部收回。一般一只股票市盈率越低,表明投资回收期越短,投资风险就越小,股票的投资价值就越大
每股收益(EPS)
-
-
-
长期股权投资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投资性房地产
-
负债
所有者权益
-
股东入资部分(投入)
- 股本(实收资本)
- 资本公积
-
利润积累部分(分配)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
非利润性资产的增值部分(增值)
- 其他综合收益
第三章 利润表分析
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即反映了企业一定会 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和净利润。这个会计期间可以是全年、季度和月度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
主营业务收入
企业销售产品的销售收入和提供劳务等主要经营业务取得的业务 收入总额
-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利润计算逻辑
-
营业利润
以营业收入为基础,减去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 失、信用减值损失,加上其他收益,加减投资收益(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损失)、资产处置收益(损失
-
总利润
- 以营业利润为基础,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
-
净利润
- 以利润总额为基础,减去所得税费用
第四章 现金流量表分析
现金
库存现金以及可用于支付的银行存款,BS的货币资金中真正可随时支取的部分
现金等价物
期限短、流动性强、易变现、风险小的投资
现金流量
某段时期内企业(现金+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反映企业经营状况、偿付能力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并不完全等于“货币资金”
一般是三个月以内,可随时取用的资金
在现金流量表中视为一个整体
企业内部的现金流动不产生现金流量的变化
结构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应为+)
-
现金获取能力分析
-
销售收现比率=经营现金净流入/营业收入
能达到(1+增值税率)最好
越高说明收现越多,产品竞争力强
越低则应收款项越多,坏账风险高 -
总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入/总资产
评价公司获取现金能力的强弱和 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
净资产现金回收率=经营现金流入/净资产
反映企业每元净资产获取现金的能力
-
-
现金流量的流动性分析
-
现金到期债务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本期到期债务
1.5
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 -
现金流动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期末流动负债
0.5
反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 -
现金负债比=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期末负债总额
0.25
越高说明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
-
财务弹性分析
-
经营性现金周转速度分析
-
-
投资活动(应为-)
-
融资活动(正负相间)
自由现金流量FCF
在不影响公司持续发展的前 提下可供分配给资本供应者(股东和债权人)的最大现金额
分析企业净利润是否为真的核心手段
-
税后净利润+折旧与摊销-投入资本的增量部分
来源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利润
企业的折旧与摊销
第五章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
股本
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保留盈余
净利润中提取出留置与企业内部的积累
扩充营运规模、投资新企业
- 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第六章 财报附注分析
附注是对四表中有关内容的说明解释,包括企业基本状况、编制基础、会计准则声明……
附注事项分类:
重要会计政策
会计估计、财务报表重要项目说明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重要会计政策与会计估计
重要项目说明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生的有利或不 利事项。
第七章 财报分析的角度和方法
分析的角度
-
股东
业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资 金使用效率,了解投资报酬和投资风险
- 短期投资者
-
债权人
是企业偿债能力,评价企业 财务安全、风险程度。
分析方法
-
比较分析法
- 与目标值比较
- 与同类企业比较
- 与行业整体比较
-
趋势分析
-
比率分析
-
因素分析
-
结构化分析
注意事项
- 会计计量属性
- 会计政策的差异
- 会计政策的变更
- 定价判断的必要性
企业估值
利润与股价
营业利润增幅大于市场的公司,在披露日前其股价会提前反映(升高),但反映并不完全,在披露日仍会发生股价变化,因为还有除利润外的其他因素影响
投资战略
进攻性战略投资
-
事先准确预测,获得超额收益
必须早于其他投资者:利用实际经营利润(还没公开反映出来)做判断,当这些信息公开时,市场做出反应,股价波动
防御性战略投资
-
放弃超额利润,只获得市场的平均投资收益
-
分散投资到一定数量的股票来分散风险(投资组合理论)
-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股票价格如何变化,最终使证券市场的处于均衡
-
投资收益率
(卖价+红利-买价)/买价
-
标准偏差
红利与将来的卖价不确定,事前预测的return与将来实际的偏离程度(反映股票的投资风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