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交通银行OSA账户被注销后,企业该如何面对这种局面?

本文分析了离岸账户被注销的常见原因,包括账户不活跃、接收敏感国家款项及洗钱嫌疑,并提供了维护账户的策略。同时,针对已注销的情况,提出了重新开设账户、注册新公司或开设国内对公账户等解决方案。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近年来,随着各国金融监管机构反洗钱措施日趋严格,银行作为“洗钱案”的重灾之地,内部合规检查更加严苛,对离岸账户的审查也随着整体合规要求而进一步提高。近期,更是传出国内交通银行12月底或有一大批离岸账户关闭的消息……下边分析离岸账户被注销的原因并附上离岸账户规范操作指南。那么企业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离岸账户被注销的原因以及对应维护离岸账户的方法:

1、离岸账户长期不活跃。

对策:1)保持账户长期活跃

—经常登录网银(每个月最少1-2次)

—三个月内请有多次交易(最少3-5次)

—始终保持账户规定的存款。

2)账户资金避免快进快出(例如:当天入账10万,当天或隔天就转走)。

2、离岸账户有接收敏感国家款项。

对策:1)积极配合银行调查—如银行邮件、电询索要你有关资金往来的交易证明,积极配合银行,快速响应并提供真实、完整的相关材料。

2)不参与非法洗钱活动,避免与贸易敏感国家商业往来,避免敏感业务

3)禁止帮他人收汇或结汇,避免影响账户安全。

3、有洗钱嫌疑。

对策:尽量少或不与个人发生交易—公司贸易尽量采用公对公,避免频繁公对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二、那当离岸账户已经被注销后,企业应对的措施有如下几种方案:

1、可以重新开设一个离岸账户:

1)国内开设离岸账户:在国内交通注销掉账户后,把特殊机构赋码跟银行要下来(因为一个公司只能申请一个),可以在国内的其他银行开设离岸账户,重新开始业务使用。

2)香港或者新加坡开设离岸账户:可以选择一个香港或者新加坡的银行开设账户,没有外汇管制,可以自由的转入转出,有视频开户和董事本人到场开户两种选择。

2、重新注册一个离岸公司,开设离岸账户:

1)注册一个离岸公司,离岸账户开在国内:只要符合银行要求,可以开设;

2)注册一个离岸公司,离岸账户开在香港或者新加坡

3、注册一个国内公司,办理进出口权,开设对公账户即可完美解决这种情况。

综上所述,如果交通银行离岸账户被注销,请试着遵循上边措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think>我们正在讨论OSA(OptimizedScrollViewAdapter)插件实现双向循环滚动效果。双向循环滚动意味着当用户滚动到列表的末尾时,可以无缝地跳转到列表的开头(反之亦然),从而形成无限循环的效果。实现思路:1.**数据扩充**:为了在视觉上实现循环,我们需要将实际的数据集复制一份并拼接在首尾。例如,如果实际有N个数据项,我们可以在列表开头放置实际数据的最后M个数据项(作为前置填充),在列表结尾放置实际数据的前M个数据项(作为后置填充)。这样当滚动到填充区域时,我们可以通过调整位置实现无缝跳转。2.**滚动监听**:在滚动过程中,当滚动位置到达扩充后的列表的头部或尾部填充区域时,立即将滚动位置跳转到实际对应的另一端的填充区域,从而实现循环效果。3.**跳转处理**:为了避免视觉上的跳跃,跳转需要在用户无感知的情况下进行。这通常通过调整ScrollRect的content位置来实现。然而,OSA插件本身并不直接支持循环滚动,因此我们需要在OSA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具体步骤:步骤1:创建自定义的OSA适配器类我们继承自OSA的基类(例如`OSA<MyParams,MyItemViewsHolder>`),并重写滚动相关方法。步骤2:数据源处理假设原始数据有N个元素,我们选择前后各填充K个元素(K至少为1,通常取足够多的数量,保证一屏显示不下)。则扩充后的数据为:dataExtended=原始数据末尾的K个元素+原始数据+原始数据开头的K个元素例如,原始数据为[A,B,C],K=1,则扩充后为[C,A,B,C,A]。步骤3:实现位置跳转在滚动过程中,我们需要监听滚动位置。当滚动到扩充数据的头部填充区域(即前K个元素)时,我们立即将内容跳转到扩充数据中对应实际数据的末尾部分(即倒数第K个元素附近,但需要保持相同的相对位置);同样,当滚动到尾部填充区域(即后K个元素)时,跳转到扩充数据中对应实际数据的开头部分。具体实现可以重写OSA的`Update()`方法,在每一帧检测滚动位置。但注意,OSA内部已经使用了一个`Update`方法,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注册`OnScrolled`事件来监听滚动。步骤4:调整跳转位置当需要跳转时,我们通过修改ScrollRect的content的anchoredPosition来实现,同时需要同步更新OSA内部的状态(如当前显示的项索引等)。但是直接修改位置可能会引起OSA内部状态不一致,因此需要谨慎操作。另一种思路:使用OSA的`SetNormalizedPosition`方法,它可以设置滚动位置的归一化值(0到1)。但循环滚动需要将归一化位置扩展到0以下和1以上,然后通过取模运算映射回[0,1)区间。然而,OSA的`SetNormalizedPosition`方法可能不允许超出[0,1]的范围。因此,我们采用直接调整content的位置并刷新OSA状态的方式。详细实现:1.在自定义适配器中,我们记录原始数据的长度(记为`realCount`)和前后填充的数量(记为`padding`,即K)。2.在初始化时,设置扩充后的数据源(总长度为:`realCount+2*padding`)。3.重写`UpdateViewsHolder`方法,确保在更新视图时正确绑定数据。注意,扩充后的数据源中,每个位置对应的实际数据需要映射到原始数据:-对于前padding个位置,索引为:`index=realCount-padding+i`(其中i是扩充数据中的索引,从0开始)取模`realCount`。-对于中间部分(从padding到padding+realCount-1),索引为:`index=i-padding`。-对于后padding个位置,索引为:`index=i-padding-realCount`,然后取模`realCount`。4.监听滚动事件(OSA的`OnScrolled`事件):```csharpprotectedoverridevoidStart(){base.Start();ScrollRect.onValueChanged.AddListener(OnScrollValueChanged);}privatevoidOnScrollValueChanged(Vector2normalizedPos){//计算当前滚动位置(在扩充数据源中的位置)floatcontentSize=Content.sizeDelta.y;//假设是垂直滚动floatviewportHeight=Viewport.rect.height;floatcontentPos=-Content.anchoredPosition.y;//垂直滚动,anchoredPosition.y是负值//计算当前滚动位置对应的归一化位置(相对于扩充数据源)floatnormalized=contentPos/(contentSize-viewportHeight);//如果滚动到了最顶部(扩充数据源的前padding部分)if(normalized<paddingThreshold)//paddingThreshold=padding/(realCount+2*padding)?这里需要重新考虑{//跳转:将内容位置调整到接近末尾的位置(减去一个循环的长度)//计算一个循环的长度(以实际数据为基准)floatoneCycleHeight=(contentSize-2*padding*itemHeight)/(realCount+2*padding)*realCount;//调整content的位置,向下移动一个循环的高度Content.anchoredPosition+=newVector2(0,oneCycleHeight);//同时,我们需要更新OSA内部的状态,强制刷新当前显示的项(这一步比较复杂,可能需要重置内部状态)}elseif(normalized>1-paddingThreshold){//滚动到了最底部,向上跳转一个循环//同理}}```但是,这种方法需要精确计算每个项的高度,如果项高度不一致则非常复杂。5.更可行的方法:利用OSA的`ScrollTo`方法。当我们检测到滚动到扩充数据源的头部填充区域时,立即使用`ScrollTo`方法跳转到扩充数据源中对应实际数据末尾的位置(注意,跳转时关闭动画效果)。同样,滚动到底部填充区域时,跳转到头部实际数据开始的位置。具体跳转逻辑:-假设当前显示的项的索引(在扩充数据源中的索引)为`currentIndex`。-如果`currentIndex`小于`padding`(即在前置填充区域),则跳转到索引`padding+realCount+currentIndex`(注意,这个位置可能已经超出扩充数据源的范围,但实际上我们只需要跳转到扩充数据源中对应实际数据的位置,即`currentIndex+realCount`,但这样会跳转到扩充数据源的中间部分,而不是尾部填充区域?)实际上,我们需要跳转到扩充数据源中与当前项在实际数据中相同项的位置(在尾部填充区域中相同项的位置)。例如,当前项是扩充数据源中的第0项(对应实际数据的最后一项),那么它应该与扩充数据源中第`realCount`项(实际数据最后一项在中间部分的第一个循环中)和`realCount+padding`项(在尾部填充区域中,如果有多个循环,我们只放了一个循环的填充,所以这里实际上只有一项)相同?不对,我们的扩充数据源中,前padding项是实际数据的最后padding项,后padding项是实际数据的前padding项。因此,当我们滚动到前padding区域(比如索引为i的位置,0<=i<padding)时,我们可以跳转到扩充数据源中索引为`i+realCount`的位置(这个位置在中间部分之后,位于尾部填充区域之前,因为中间部分是从padding到padding+realCount-1,所以索引为`padding+realCount+i`实际上是尾部填充区域的第一项?)。实际上,我们扩充后的数据源长度为`total=padding+realCount+padding`,索引范围[0,total-1]。-前padding项:索引0到padding-1,对应实际数据的最后padding项(即实际数据索引[realCount-padding,realCount-1])。-中间部分:索引padding到padding+realCount-1,对应实际数据索引0到realCount-1。-后padding项:索引padding+realCount到total-1,对应实际数据的前padding项(索引0到padding-1)。当我们滚动到前padding区域(比如索引i)时,我们希望跳转到后padding区域中相同数据项的位置。因为前padding区域的第一项(i=0)对应实际数据的最后一项,而后padding区域的第一项(索引padding+realCount)对应实际数据的第一项,所以它们不是同一个数据项。因此,我们需要跳转到后padding区域中对应实际数据最后一项的位置。但我们的后padding区域只包含了实际数据的前padding项,并没有包含最后一项。所以,我们需要调整数据扩充方式:前后填充区域都应该是完整的实际数据。也就是说,前后填充区域都复制整个实际数据。这样,当我们从中间部分滚动到前填充区域时,实际上前填充区域就是整个实际数据,那么跳转时就可以直接跳转到后填充区域的相同位置(相对于整个数据循环)。但是这样数据量会变大(变成3倍),但OSA可以重用视图,所以性能影响不大。重新设计数据扩充:-扩充后数据=整个实际数据+整个实际数据+整个实际数据-我们设置中间部分为当前显示的数据,前后各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副本。这样,当滚动到第一部分(第一个副本)的末尾时,我们跳转到第二部分(中间部分)的开头,视觉上是连续的;同样,当滚动到第三部分(第三个副本)的开头时,跳转到第二部分(中间部分)的末尾。具体实现:-扩充后数据源长度:`3*realCount`-初始化时,我们设置当前滚动位置在中间部分(即归一化位置0.5附近)。-在滚动监听中,如果检测到滚动位置在第一个副本(索引0到realCount-1)的末尾附近(比如最后几个像素),则立即跳转到中间副本的相同数据项位置(索引为`index+realCount`)。-同样,如果滚动到第三个副本(索引2*realCount到3*realCount-1)的开头附近,则跳转到中间副本的相同数据项位置(索引为`index-realCount`)。跳转时使用`ScrollTo`方法(立即跳转):```csharpprivatevoidOnScrollValueChanged(Vector2normalizedPos){//获取当前显示的第一个项的索引(在扩充数据源中的索引)intfirstVisibleIndex=GetFirstVisibleItemIndex();intlastVisibleIndex=GetLastVisibleItemIndex();//如果第一个可见项位于第一个副本(0到realCount-1)中,并且已经滚动到第一个副本的末尾(即即将进入中间副本)//实际上,我们不需要做任何跳转,因为中间副本紧接着第一个副本。但是当用户继续往回滚动(从第一个副本的头部滚动)时,我们需要跳转到第三个副本的末尾?//双向循环:当滚动到第一个副本的头部(即索引0附近)时,跳转到第三个副本的末尾(索引3*realCount-1)?但这样视觉上不连续。//更合理的做法:当滚动位置到达第一个副本的头部(即第一个项完全显示)时,我们立即跳转到中间副本的头部(即索引realCount),这样用户感觉不到,因为两个副本数据相同。//但是,这样跳转后,用户继续往回滚动就会进入第三个副本?不对,跳转到中间副本后,再往回滚动就是第一个副本的尾部(因为中间副本前面是第一个副本的尾部)?这样逻辑混乱。//因此,我们采用另一种思路:始终让可滚动区域在中间副本内,当滚动超出中间副本时,立即调整位置到另一个副本的对应位置,同时重置内容位置到中间副本。//1.计算当前滚动位置(相对于整个内容的高度)floatcontentHeight=Content.rect.height;floatviewportHeight=Viewport.rect.height;floatscrollPos=-Content.anchoredPosition.y;//当前滚动位置(从顶部算起的距离)//中间副本的起始位置:realCount*itemHeight(假设所有项高度相同为itemHeight)//中间副本的结束位置:realCount*itemHeight+realCount*itemHeight=2*realCount*itemHeight//如果scrollPos<realCount*itemHeight,说明滚动到了第一个副本//如果scrollPos>=2*realCount*itemHeight,说明滚动到了第三个副本if(scrollPos<realCount*itemHeight){//跳转到第三个副本的相同相对位置(即保持相同的滚动位置,但是加上一个循环的高度)//新的滚动位置=scrollPos+realCount*itemHeight//这样,新的位置位于中间副本的相同相对位置SetContentPosition(scrollPos+realCount*itemHeight);}elseif(scrollPos>=2*realCount*itemHeight){SetContentPosition(scrollPos-realCount*itemHeight);}}voidSetContentPosition(floatnewScrollPos){Content.anchoredPosition=newVector2(0,-newScrollPos);//由于调整了位置,我们需要强制刷新OSA的当前状态,确保视图正确更新//OSA没有直接提供刷新显示的方法,我们可以通过重新设置数据源(轻微性能损耗)或者调用内部方法//另一种方法:调整位置后,调用基类的Update方法,但基类可能没有暴露//我们可以强制设置OSA的当前滚动位置,然后刷新可见项base.Refresh();}```注意:这个方法假设所有项高度相同(itemHeight)。如果项高度不同,计算会复杂很多,因为需要计算每个项的高度累积值。考虑到OSA本身支持不同高度的项,我们可以利用OSA的`ItemsRefreshed`事件来记录每个项的位置信息(通过`GetItemPosition`方法)。但这样实现起来非常复杂。因此,对于高度可变的项,建议使用固定高度的循环滚动,或者使用多个完整数据副本的方式,通过跳转到相同数据项的位置来实现循环。步骤6:在跳转时,为了避免视觉上的跳跃,我们需要在跳转的同时更新所有当前显示的视图的数据。但由于跳转后数据源中相同索引对应的实际数据发生了变化(因为跳转到了不同的副本),所以我们需要刷新当前显示的视图。但是,OSA的视图更新是通过数据源变化触发的。如果我们只是调整了滚动位置,数据源并没有变化,那么视图不会刷新。因此,我们需要在跳转后强制刷新当前显示的视图。然而,强制刷新整个列表性能消耗较大。我们可以只刷新当前可见的视图,通过调用`ChangeItemsCount`方法(参数不变)来强制重新绑定可见项。具体代码:在自定义适配器中,添加一个方法:```csharppublicvoidForceRefreshVisibleItems(){for(inti=0;i<VisibleItemsCount;i++){varviewsHolder=GetItemViewsHolder(i);UpdateViewsHolder(viewsHolder);}}```然后在`SetContentPosition`方法中调用它:```csharpvoidSetContentPosition(floatnewScrollPos){Content.anchoredPosition=newVector2(0,-newScrollPos);ForceRefreshVisibleItems();}```但是,由于我们跳转后,当前显示的项在数据源中的索引发生了变化(因为跳转到了不同的副本),所以我们需要在`UpdateViewsHolder`方法中根据当前项在扩充数据源中的索引计算出对应的实际数据索引(取模`realCount`):```csharpprotectedoverridevoidUpdateViewsHolder(MyItemViewsHoldervh){intrealIndex=vh.ItemIndex%realCount;vh.UpdateView(data[realIndex]);//绑定实际数据}```这样,无论视图显示在哪个副本中,都会显示对应的实际数据。步骤7:初始化时,将初始滚动位置设置在中间副本的开头(即索引为`realCount`的位置):```csharppublicvoidInitialize(){//设置扩充数据源:3*realCount//然后调用基类的初始化base.Initialize();//滚动到中间副本的第一个项ScrollTo(realCount);}```总结:1.数据源扩充为3倍(原始数据重复3次)。2.在滚动监听中,如果滚动位置超出中间副本(即进入第一个副本或第三个副本),则立即调整滚动位置到另一个副本的对应位置(加上或减去一个副本的高度),并强制刷新当前显示的视图。3.在更新视图时,使用索引取模`realCount`来获取实际数据。注意:这种方法要求所有项高度一致。如果高度不一致,计算副本高度和滚动位置将变得复杂,需要根据每个项的实际高度计算累积高度。相关问题:1.如何实现项高度不统一时的双向循环滚动?2.在循环滚动中如何避免频繁的跳转导致的闪烁?3.如何优化循环滚动性能,减少强制刷新视图的开销?以上实现方法参考了常见的无限循环滚动方案[^1],并结合OSA的特性进行了调整。注意:由于OSA内部有重用机制,因此我们在跳转后刷新视图不会造成性能问题,因为OSA只是重新绑定了数据,并没有重新创建视图。代码示例(部分关键代码):</think>### 在OSA列表中实现双向循环滚动功能 在Unity中使用OSA实现双向循环滚动(即列表首尾相连的无限滚动效果),需要结合数据源处理、滚动位置控制和视图更新机制。以下是具体实现步骤: #### 核心实现方案 1. **数据源循环扩展** 将原始数据首尾相连扩展为三倍长度,确保中间段是原始数据: ```csharp // 原始数据(示例) List<MyData> originalData = GetData(); // 扩展为:尾段 + 原始段 + 头段 List<MyData> extendedData = new List<MyData>(); extendedData.AddRange(originalData); // 原始段 extendedData.AddRange(originalData); // 尾段(首尾连接点) extendedData.AddRange(originalData); // 头段 osaAdapter.Data.ResetItems(extendedData); ``` 2. **滚动位置重置机制** 在`OnScroll`事件中检测边界并重置位置: ```csharp private void OnScrollPositionChanged(Vector2 pos) { float scrollPos = osaAdapter.GetNormalizedPosition(); int dataCount = originalData.Count; // 滚动到扩展数据头部时跳转到中间段尾部 if (scrollPos < 0.2f) { osaAdapter.ScrollTo(dataCount * 2 - 1); // 跳转到中间段尾部 } // 滚动到扩展数据尾部时跳转到中间段头部 else if (scrollPos > 0.8f) { osaAdapter.ScrollTo(dataCount); // 跳转到中间段头部 } } ``` 3. **视图映射关系** 在`UpdateViewsHolder`中映射扩展索引到原始数据: ```csharp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UpdateViewsHolder(MyViewsHolder vh) { int realIndex = vh.ItemIndex % originalData.Count; vh.Bind(originalData[realIndex]); } ``` #### 完整实现示例 ```csharp public class CircularScrollAdapter : OSA<MyParams, MyViewsHolder> { private List<MyData> originalData; private const int SegmentMultiplier = 3; // 三段式扩展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Start() { base.Start(); originalData = GetSourceData(); InitializeAdapter(); ScrollRect.onValueChanged.AddListener(OnScrollValueChanged); } private void InitializeAdapter() { // 创建扩展数据:原始数据重复3次 var extendedData = new List<MyData>(); for (int i = 0; i < SegmentMultiplier; i++) { extendedData.AddRange(originalData); } Data.ResetItems(extendedData); ScrollTo(originalData.Count); // 初始定位到中间段起始位置 } private void OnScrollValueChanged(Vector2 pos) { float normalizedPos = GetNormalizedPosition(); int segmentSize = originalData.Count; // 检测上边界:跳转到中段底部 if (normalizedPos < 0.15f) { SmoothScrollTo(segmentSize * 2 - 1, 0.1f); } // 检测下边界:跳转到中段顶部 else if (normalizedPos > 0.85f) { SmoothScrollTo(segmentSize, 0.1f); } } protected override void UpdateViewsHolder(MyViewsHolder vh) { // 映射到原始数据索引 int realIndex = vh.ItemIndex % originalData.Count; vh.UpdateView(originalData[realIndex]); } } ``` #### 关键注意事项 1. **跳转平滑性处理** 使用`SmoothScrollTo`代替直接跳转,避免视觉断层: ```csharp osaAdapter.SmoothScrollTo(targetIndex, 0.2f); // 200ms过渡动画 ``` 2. **性能优化** - 确保`UpdateViewsHolder`中的映射计算保持$O(1)$时间复杂度 - 使用对象池避免频繁内存分配[^1] - 在跳转边界时禁用物理滚动惯性: ```csharp ScrollRect.inertia = false; // 跳转时禁用 // 跳转完成后恢复 ``` 3. **边界阈值调整** 根据滚动速度动态调整检测阈值: ```csharp float dynamicThreshold = Mathf.Clamp(0.2f * scrollVelocity, 0.1f, 0.3f); ``` #### 数学原理 循环滚动的核心是建立位置映射函数: $$ f(x) = x \mod N $$ 其中: - $x$ 是扩展数据中的位置索引 - $N$ 是原始数据长度 - $f(x)$ 映射到实际数据索引 滚动位置检测使用分段函数: $$ \text{action} = \begin{cases} \text{jumpToEnd} & \text{if } p < \delta \\ \text{jumpToStart} & \text{if } p > 1 - \delta \\ \text{noOp} & \text{otherwise} \end{cases} $$ $p$是归一化滚动位置,$\delta$是阈值(通常0.15-0.2) --- ### 相关问题 1. 如何实现OSA循环滚动中的**动态数据更新**? 2. 当OSA列表项**高度不固定**时如何保证循环跳转精度? 3. 如何在循环滚动中实现**视差特效**? 4. OSA循环滚动与**物理滚动惯性**的冲突如何解决?[^1]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