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流浪地球》的一些有趣的细节

今天二刷小破球发现一个很有趣的梗,李一一(软件工程师)破解系统时,安装春节十二响程序进度条一直卡在99%不动,这时作为救援队里技术人员(硬件工程师)的老何说了一句没有硬件支持你破解个屁啊。个人觉得是个专业且有趣的梗了。百度了一下作者大刘的履历才知道原来他是电气专业毕业,难怪电影里会有硬件工程师吐槽软件工程师的桥段。现实生活中也经常有硬件工程师调侃软件工程师不懂硬件原理,而软件工程师反过来呛硬件工程师不了解软件思想,软件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相互鄙视对方的情况。软件工程师和硬件工程师不对盘的情况在电影中还要一处体现,李一一在介绍自己时说他是联合政府的技术观察员,这时候老何酸了一句年纪轻轻级别那么高,看到这里我不禁捧腹大笑了。

后来李一一由于有几个数据接口没有接上险些导致计划失败,这时候不得不靠老何这个硬件工程师来帮忙。作为一个网络专业的学生,对于这个细节表示很有意思,因为黑客不是在键盘上霹雳吧啦敲几行代码就可以破解系统的,网络攻击行为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很多时候是需要软硬件结合才能完成破解工作。这个细节尖锐的吐槽了大多数国产片乃至好莱坞的警匪谍战动作科幻片里普遍存在的BUG:队伍中没有配备硬件技术人员,全靠电脑高手在键盘上啪啪啪一通神仙操作然后所有问题迎刃而解。电影中李一一遇到的是电气层问题(数据接口没有通联),这不是他专业范畴之内,所以才依靠老何的帮助。

还有一个桥段,老何在连线的时候手上没有应急对应表,这时候李一一说没有应急对应表怎么连啊,因为他觉得里面的线路多且杂,接错一条线都可能导致未知的错误。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也是存在的,往往一个大型项目开发过程是很复杂的,技术人员在修复故障是需要操作手册才能进行下去,否则很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导致操作失误出现新的故障。这一点就如同我们新手在写Java程序的时候常常需要查API帮助文档一样。

内容概要:该研究通过在黑龙江省某示范村进行24小时实地测试,比较了燃煤炉具与自动/手动进料生物质炉具的污染物排放特征。结果显示,生物质炉具相比燃煤炉具显著降低了PM2.5、CO和SO2的排放(自动进料分别降低41.2%、54.3%、40.0%;手动进料降低35.3%、22.1%、20.0%),但NOx排放未降低甚至有所增加。研究还发现,经济性和便利性是影响生物质炉具推广的重要因素。该研究不仅提供了实际排放数据支持,还通过Python代码详细复现了排放特征比较、减排效果计算和结果可视化,进一步探讨了燃料性质、动态排放特征、碳平衡计算以及政策建议。 适合人群:从事环境科学研究的学者、政府环保部门工作人员、能源政策制定者、关注农村能源转型的社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评估生物质炉具在农村地区的推广潜力;②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优化补贴政策;③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生物质炉具的排放特征和技术改进方向;④为企业研发更高效的生物质炉具提供参考。 其他说明:该研究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和模拟,揭示了生物质炉具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点和挑战,特别是NOx排放增加的问题。研究还提出了多项具体的技术改进方向和政策建议,如优化进料方式、提高热效率、建设本地颗粒厂等,为生物质炉具的广泛推广提供了可行路径。此外,研究还开发了一个智能政策建议生成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地区的特征定制化生成政策建议,为农村能源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