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
一次考试共有n个人参加,第i个人说:“有ai个人分数比我高,bi个人分数比我低。”问最少有几个人没有说真话(可能有相同的分数)
输入输出格式
输入格式:第一行一个整数n,接下来n行每行两个整数,第i+1行的两个整数分别代表ai、bi
输出格式:一个整数,表示最少有几个人说谎
输入输出样例
说明
100%的数据满足: 1≤n≤100000 0≤ai、bi≤n
题解:
洛谷里已经解释的很清楚了。
这里把第 ii 个人的名次,定义为分数严格高于第 ii 个人的人数加 11 。
把条件进行转化,可以得到「 a_iai 个人分数比我高, b_ibi 个人分数比我低」实际上就是「我是第 a_i+1ai+1 名, 算上我一共有 n-a_i-b_in−ai−bi 个人和我分数相同」。这里设 l_i=a_i+1li=ai+1 , r_i=n-b_iri=n−bi 。意义是将分数从大到小排序之后,与第 ii 个人分数相同(包括第 ii 个人)的区间是 [l_i,r_i][li,ri] 。
先去掉一些必假的话。
1、如果 l_i>r_ili>ri ,那么第 ii 个人说的话必假。
2、如果 l_ili 和 r_iri 都相等的人出现了超过 r_i-l_i+1ri−li+1 个,那么最多只有其中的 r_i-l_i+1ri−li+1 个人说了真话,超出 r_i-l_i+1ri−li+1 部分的人说的话必假。
判断第 22 个条件,可以按照 ll 为第一关键字, rr 为第二关键字从小到大排序来判断。去掉所有必假的话之后,把 ll 和 rr 都相等的人合并成一个区间(左右端点不变),并给区间定义一个价值,即为合并之前满足 l_ili 等于该区间左端点且 r_iri 等于该区间右端点的人数。
这样,求最多有多少人说真话,就变成了这一个问题: mm 个区间,每个区间为 [L_i,R_i][Li,Ri] ,价值为 V_iVi ,从中选出若干个没有交集的区间,求选出区间的最大价值和。
这样就可以DP了。先把区间按 R_iRi 排序,设 f[i]f[i] 为到第 ii 个区间的最优解。
转移就是先二分查找当 k\in[1,i-1]k∈[1,i−1] 时满足 R_k<L_iRk<Li 的最大的 kk 值,那么,转移方程就是:
f[i]=\max(f[i-1],f[k]+V_i)f[i]=max(f[i−1],f[k]+Vi) 。
最后答案就是 n-f[m]n−f[m] 。
代码:
#include<bits/stdc++.h>
struct aaa{
int l,r,val;
}a[1000001],b[1000001];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n1,m,i,l,r,mid,f[1000001];
bool cmp(aaa a,aaa b){
return a.l<b.l||a.l==b.l&&a.r<b.r;
}
bool cmp1(aaa a,aaa b){
return a.r<b.r||a.r==b.r&&a.l<b.l;
}
int main(){
scanf("%d",&n);
n1=n;
for(i=1;i<=n;i++){
scanf("%d%d",&a[i].l,&a[i].r);
a[i].l++;
a[i].r=n-a[i].r;
}
sort(a+1,a+n+1,cmp);
for(i=1;i<=n;i++)
if(a[i].l<=a[i].r)b[++m]=a[i];
n=0;
for(i=1;i<=m;i++)
if(i==1||b[i].l!=b[i-1].l||b[i].r!=b[i-1].r) {
a[++n]=b[i];
a[n].val=1;
}
else if(a[n].val<b[i].r-b[i].l+1)a[n].val++;
sort(a+1,a+n+1,cmp1);
f[1]=a[1].val;
for(i=2;i<=n;i++){
f[i]=f[i-1];
l=1;r=i-1;
while(l<=r){
mid=(l+r)/2;
if(a[mid].r<a[i].l){
f[i]=max(f[i],f[mid]+a[i].val);
l=mid+1;
}
else r=mid-1;
}
}
printf("%d",n1-f[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