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AI的认识,求指点

本文是一位对人工智能感兴趣的高中生分享他对真正智能的理解,期望制作一个能学习和对话的软件。他尝试使用Python编程,希望通过大量输入信息帮助程序找出规律,模拟人脑建立联系的过程。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期待大佬指导,并讨论编程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关于人工智能的认识:联想思维SLYZPG.PrinceYang

#作者是一个对电脑很感兴趣的高中生,他并没有学过任何关于人工智能的的东西。所以这是一篇有关于他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的文章,请其他初学者不要看,容易走入歧途。欢迎大佬指正。

在我的生活中并不能见到什么人工智能的的东西,没见过各种机器人,也就是智能手机会与智能有一点联系,但我并不认为智能手机有多智能。我认为真正的智能应该是会思考的,不是只会执行程序的机器。这就是说我可以教Siri或者小爱同学算数,或者把一本教科书丢给他,他就能帮我写练习册。我理想中的人工智能是一个高智商的婴儿,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养成自己的AI,或者下载其他人制作好的记忆包,AI能够理解我的意思,会学习,我们可以对话等等。

我尝试着制作一个能达到我的目的的万分之一的软件。

人教版数学把qbasic选入课本,还并不做重点,而且靠qbasic明显不能完成一个复杂的任务。(在此强烈要求编程进入高考!)此前我自学过一段python,并且更重要的是有qpythonl,可以在手机上编程。所以最终我用的python2来写的代码。我的目标很简单,大概就是这样:

>>> DNA 是遗传物质   #我的输入

I see.   #程序应答

>>> ? 是遗传物质

DNA

#然后我就可以告诉老师你要我们学的东西连我写的代码都会!(所以就别学生物了!)

很明显我并不能真正让我的手机明白DNA是什么,想让手机去学生物实在是任重而道远,这并不是一件我能做到的事情。所以我准备让手机学会找规律,不一定要理解,只要能填上就可以。为此我思考了很久,万幸我的成绩没有下滑。最终我发现我们老师的理念很符合我的思路:只要做的练习册够多,就没有什么难题!那么为什么做多了练习册就会答题呢?

我认为人脑在处理任何信息时都会进行一个归纳总结,就像数学讲的类比推理一样,先进行解析:“DNA 是遗传物质”的影像输入眼镜,通过一种关联机制来翻译成编码,或者说大脑能够处理的东西,然后对解析得到的几种东西进行组合,形成几种事物之间的联系。而做的练习册越多,建立的联系就越多,越准确。

例如:输入“DNA 是遗传物质” => 建立诸如“D-N”,“D-A”,“D-遗传”之类的联系 => 输入“DNA 是脱氧核糖核酸” => 建立如“D-A”,“D-脱氧”之类的联系 => 大量输入信息 => “D-N-A”之类的正确联系变多、记住。“D-物-质”之类错误的联系变少、遗忘。 => 学会了,考试满分。

也就是说人脑会对信息进行随机组合,然后找到联系最多的信息记录下来,把所有的信息一个一个关联成网,然后就得到了自然规律,这就是人类的智慧源泉。按照这种思路,我需要做一个输入器,将输入的字符变成编码。然后是解析:将一大串字符编码切成一段一段的东西(也就是对事物的认知),之后是归纳器:在一段一段的东西之间建立联系,并写入记忆。再然后输入问题,对问题解析,并在记忆中检索问题中出现的东西,在一大堆联系中找到联系最强的解并输出。

我还发现我只能用英语输入,原因有二:1.英语输入时自带空格,按空格切分句子很容易。2.我不会用ElementTree写入汉语编码。最后的成果: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