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构
二、对应的协议
三、各层的作用
1、物理层
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
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
2、数据链路层
定义了如何让格式化数据以进行传输,以及如何让控制对物理介质的访问。
这一层通常还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以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
3、网络层
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中的两个主机系统之间提供连接和路径选择。
Internet的发展使得从世界各站点访问信息的用户数大大增加,而网络层正是管理这种连接的层。
4、运输层
定义了一些传输数据的协议和端口号(WWW端口80等),如:
-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传输控制协议,传输效率低,可靠性强,用于传输可靠性要求高,数据量大的数据)
- UDP(us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