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TCP/IP四层、TCP/IP五层、OSI七层协议

引入:

四层协议、五层协议、七层协议模型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应用层

  •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是OSI参考模型的最高层
  • 它是计算机用户,以及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 其功能是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完成用户希望在网络上完成的各种工作。
  • 它在其他6层工作的基础上,负责完成网络中应用程序与网络操作系统之间的联系,建立与结束使用者之间的联系,并完成网络用户提出的各种网络服务及 应用所需的监督、管理和服务等各种协议。
  • 此外,该层还负责协调各个应用程序间的工作

报文:在应用层交互的数据单元为报文(Message)

二、表示层

  •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是OSI模型的第六层
  • 它对来自应用层的命令和数据进行解释,对各种语法赋予相应的含义,并按照一定的格式传送给会话层。
  • 其主要功能是“处理用户信息的表示问题
    • 如编码、数据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等。

三、会话层

  • 会话层(Session Layer)是OSI模型的第5层
  • 是用户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
  • 主要任务是:向两个实体的表示层提供建立和使用连接的方法。
  • 将不同实体之间的表示层 的连接称为会话
  • 因此会话层的任务就是组织和协调两个会话进程之间的通信,并对数据交换进行管理。
  • 用户可以按照半双工、单工和全双工的方式建立会话。
  • 当建立会话时,用户必须提供他们想要连接的远程地址。
  • 而这些地址与MAC(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地址或网络层的逻辑地址不同,它们是为用户专门设计的,更便于用户记忆

四、运输层

  •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是OSI模型的第4层。
  • 因此该层是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的接口和桥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 该层的主要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差错和流量控制,保证报文的正确传输。
  • 传输层的作用是向高层屏蔽下层数据通信的细节,即向用户透明地传送报文。
  • 该层常见的协议:TCP/IP中的TCP协议和UDP协议。传输层提供会话层和网络层之间的传输服务,这种服务从会话层获得数据,并在必要时,对数据进行分割。
    • 传输层将数据传递到网络层,并确保数据能正确无误地传送到网络层。
    • 因此,传输层负责提供两节点之间数据的可靠传送
    • 当两节点的联系确定之后,传输层则负责监督工作。
  • 综上,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如下:监控服务质量

TCP:数据传送的单位为“报文段”(segment)
UDP:数据传送的单位为“用户数据报”

五、网络层

  • 网络层(Networ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三层
  • 它是OSI参考模型中最复杂的一层。
  • 它在下两层的基础上向资源子网提供服务。
  • 其主要任务是:
    • 通过路由选择算法,为报文或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最适当的路径。
    • 具体地说,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换为数据包,然后通过路径选择、分段组合、顺 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 一般地,数据链路层是解决同一网络内节点之间的通信,而网络层主要解决不同子网间的通信。
    • 例如在广域网之间通信时,必然会遇到路由(即两节点间可能有多条路径)选择问题

分组/包:网络层将运输层的“报文段”或者“用户数据报”封装为“分组”/“包”,并通过路由转发

六、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是OSI模型的第二层
  • 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
  • 该层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
  • 在计算机网络中由于各种干扰的存在,物理链路是不可靠的。
  • 因此,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为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即提供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 数据链路层的具体工作是接收来自物理层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封装成帧,传送到上一层;
  • 同样,也将来自上层的数据帧,拆装为位流形式的数据转发到物理层;
  • 并且,还负责处理接收端发回的确认帧的信息,以便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帧:数据链路层交互的数据单元为帧(Frame)

七、物理层

  • 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Physical Layer)是参考模型的最低层。
  • 物理层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
  • “透明传送比特流”表示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对传送的比特流来说,这个电路好像是看不见的

比特:物理层交互的数据单元为比特

传输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原文链接:https://blog.youkuaiyun.com/qq_41453285/article/details/91352129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