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比较疑惑这个问题,最后发现维基百科英语版的TCP/IP里面列表列的很清楚,很容易就明白了。
大致翻译下,基本都是网络技术的写的书里面阐述了一种框架,思科的四层貌似是国内书里面一般比较常用的。
下面我直接把书名给下吧,作者名一般都没书名好想起来。
Computer Networking |
Internetworking with TCP/IP |
Data and Computer Communications |
Computer Networks |
RFC 1122标准 |
思科的研究中心 |
RFC871标准 |
OSI标准 |
五层网络模型或TCP/IP协议组 |
TCP/IP 五层参考模型 |
TCP/IP模型 |
TCP/IP 五层参考模型 |
网络模型 |
网络模型 |
阿帕网参考模型 |
国际标准模型 |
五层 |
(四+一)层 |
五层 |
五层 |
四层 |
四层 |
三层 |
七层 |
应用层 |
应用层 |
应用层 |
应用层 |
应用层 |
应用层 |
应用/处理层 |
应用层 |
传输层 |
传输层 |
主机到主机层或传输层 |
传输层 |
传输层 |
传输层 |
主机到主机层 |
传输层 |
网络层 |
互联层 |
互联层 |
互联层 |
互联层 |
网络互联层 |
网络互联层 |
网络层 |
数据链路层 |
数据链路层(网络接口层) |
网络接口层 |
数据链路层 |
链路层 |
网络接口层 |
网络接口层 |
数据链路层 |
物理层 |
(硬件) |
物理层 |
物理层 |
物理层 |
PS:感觉,基本就是在传输层的定义和物理层究竟独不独立上面有分歧,其他的都还是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