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漏洞原理及防御
XSS又叫CSS (CrossSiteScript),因为与层叠样式表(css)重名,所以叫Xss,中文名叫跨站脚本攻击。
xss攻击,主要就是攻击者通过“html注入”篡改了网页,插入了恶意的脚本,从而在用户浏览网页时,控制用户浏览器的一种攻击方式。
危害
-
可以盗取用户Cookie
-
挂马(水坑攻击)
在用户经常访问的网站,利用网站的漏洞植入攻击代码,访问者终端会被植入恶意程序或者直接盗取信息
-
蠕虫(需要结合CSRF)
-
局限性的键盘记录
防御
- 特殊字符HTML实体转码。最好的过滤方式是在输出和二次调用的时候进行加HTML实体一类的转码,防止脚本注入。
- 标签事件属性黑名单。特殊字符容易被绕过,所以还得加标签事件得黑名单或者白名单,这里推荐使用白名单的方式,实现规则可以直接使用正则表达式来匹配,如果匹配到的事件不在白名单列表,就可以直接拦截,而不是过滤为空。
XSS 原理分析:输出问题导致js代码被识别执行
漏洞产生:输出问题
又返回结果1
,如果注入脚本代码
这就是一个简单的反射型xss
XSS 技术分类
-
反射性跨站(非持续型)
经过服务器,没有和数据库有交集
-
存储型跨站(持续型)
是直接写入数据库,保持持久性,经过服务器
-
DOM XSS
效果上说也是反射型XSS,但是这种XSS完全存在于客户端,不会经过服务器,直接和js拼接输出到页面
Cookie盗取
利用原理:
通过在评论区插入存储型XSS脚本,每次用户访问都会加载评论中的恶意脚本,导致本地cookie被发送到攻击者平台
拿到webshell后,修改登录成功后的页面,插入xss获取cookie的脚本代码
XSS平台
// 页面底植入xss代码
<script sr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