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要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读厚是为了深入学习,读薄是为了凝练精华。设计亦如此,简约之处见真知。
简单 ≠ 最少
说及简单与最少的问题,就先来看两张图:
相比自行车,独轮车的零件更少,但使用却不方便,无法满足人们日常出行代步的基本需求。简单的设计可以保留自身的特色,并非极简才可以成就简单。
那么,如何做出简单的产品?
① 要明确目标,确定深层需求。用户真正的诉求是什么?在这个场景下,用户要做什么?为什么?
西蒙·斯涅克在《从为什么开始》中提出一种思维方法——黄金圈法则。他用三个同心圆来描述人的思维模式,从外到内依次是:做什么(what)、怎么做(how)以及为什么(why)。
(1)用户口头表达的需求是what,比如通过问卷调查或者消费者评价反馈所收集到的信息等。
(2)用户表现出来的需求是how,即用户在使用产品、选择产品时的动作和结果,可以对用户需求进行行动表达上的证伪。
(3)用户内心真正的需求是why,即用户一系列动作背后的原因,为什么要使用该产品而不使用其他产品等。
② 要明确功能。产品研发过程中涉及的各部门之间需要达成设计共识。
③ 要适用于各种场景。我们要进入到各种用户场景中去探索如何设计能够使得产品适应防干扰。
④ 要确定产品服务的用户。用户一般分为三类:专家用户、随意型用户、主流用户。我们可以忽略专家用户,为主流用户设计服务。
⑤ 符合品牌定位。设计的产品需要体现对应品牌的实用性、情感及价值观。
⑥ 让用户感觉自己在控制一切。让用户感觉自己在控制使用的技术,在控制自己的生活。
⑦ 用故事描述用户体验。用最简单的语言,最巧妙的构思,通过简洁的故事(含环境、角色、情节),将产品的核心体验传达给他人。
⑧ 设定高标准。
常规可用性目标 | 简单性目标 |
---|---|
特定人群可以使用 | 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
容易使用 | 毫不费力地使用 |
快速响应 | 瞬间响应 |
快速理解 | 一目了然 |
工作可靠 | 始终工作 |
直观的错误消息 | 不出错 |
完整的信息 | 恰好够用的信息 |
用户测试时工作 | 在混乱无序的环境中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