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蓝桥杯B组——NO.1

本文探讨了将煤球堆成三角棱锥形时的数量规律,通过数学计算得出总共有多少个煤球。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煤球数目


有一堆煤球,堆成三角棱锥形。具体:
第一层放1个,
第二层3个(排列成三角形),
第三层6个(排列成三角形),
第四层10个(排列成三角形),
....
如果一共有100层,共有多少个煤球?


请填表示煤球总数目的数字。

注意:你提交的应该是一个整数,不要填写任何多余的内容或说明性文字。


第n层煤球数等于从1加到n,

再把每层加起来。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a[105];
void f()
{
    int i;
    int sum;
    sum=0;
    for(i=1;i<=100;i++)
    {
        sum+=i;
        a[i]=sum;
    }
    return;
}
int main()
{
    int i;
    int sum;
    sum=0;
    f();
    for(i=1;i<=100;i++)
    {
        sum+=a[i];
    }
    cout<<sum;
    return 0;
}




### 蓝桥杯 Python 竞赛题目及资源 #### 题目实例:分解质因数 针对蓝桥杯中的Python编程挑战,有一个适合初学者的题目——分解质因数。此题不仅考察了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还测试了编写高效算法的能力[^2]。 ```python def decompose_prime_factors(n): """给定一个整数n, 返回其所有的质因子""" factors = [] divisor = 2 while abs(n) > 1: while n % divisor == 0: factors.append(divisor) n //= divisor divisor += 1 return factors if factors else "No prime factors" ``` 这段代码展示了如何实现一个简单的函数来处理正负整数并返回它们的质因数列表。对于任何想要提高自己技能的人来说都是很好的练习材料。 #### 基础准备与学习路径 为了更好地应对像蓝桥杯这样的赛事,在初期应当集中精力于快速掌握Python的基础语法结构以及常用库的应用方法。建议花费几天的时间专注于这些核心知识点的学习之后再逐步过渡到实际问题解决上。通过不断做题积累经验,并从中提炼出有用的知识点加以巩固[^1]。 #### 实战演练:字符频率统计 另一个有趣的例子是从字符串中找出出现次数最多且按ASCII码最小的一个字符及其频次。下面给出了一段能够完成这项工作的Python脚本: ```python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Counter s = input() counter = Counter(s) max_freq_char = min([char for char, freq in counter.items() if freq == max(counter.values())]) print(max_freq_char) print(counter[max_freq_char]) ``` 这里利用`collections.Counter`类简化了计数过程,并巧妙运用列表推导式配合内置min/max函数实现了目标功能[^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