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Python的第二天

博主分享Python学习经历,配置环境时遇编译器中文运行问题,最终采用# *coding:utf-8 *。还回顾Python中list和dictionary的增删函数,通过PK游戏复习循环和判断语句,学习9*9乘法表打印、函数定义等知识,对比了与C/C++的差异。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今天配置环境花费了大把的时间,主要是下载了官网的Python,然后再下载了windows的pycharm
编译器不支持中文的运行,百度了一下说在文章开头加 #coding = GBK就可以了
但是又有很多大佬说这样做是不好的习惯,所以再度查找,发现主流的用法应该是在开头加# *coding:utf-8 *
选择听取大佬意见,如果哪位大佬能给我解释一下是最好了,因为网上那些人讲的我真的听不懂……QAQ
对于昨天学习的补充:
Python中有list表格和dictionary字典
其中增添函数为:.append()
删除函数为:.del()
可以直接删除其中的键与值,或者直接修改也行


然后开始今天的学习
复习阶段先利用循环做了一个最基础的PK游戏

# *_*coding:utf-8 *_*
import time
import random
print('First fight')
time.sleep(1)
My_Win = 0
Enemy_Win = 0
i = 0
while My_Win < 2 and Enemy_Win < 2:
    i = i + 1
    My_Attack = random.randint(50,60)
    Enemy_Attack = random.randint(40,55)
    My_Life = random.randint(200,250)
    Enemy_Life = random.randint(200,220)
    print(str(i) + 'fight')
    print('')
    print('----------------------------')
    print('My life = ' + str(My_Life) + 'My Attact = ' + str(My_Attack))
    print('----------------------------')
    print('Enemy life = ' + str(Enemy_Life) + 'Enemy Attact = ' + str(Enemy_Attack))
    time.sleep(2)
    while My_Life > 0 and Enemy_Life > 0:
        My_Life = My_Life - Enemy_Attack
        Enemy_Life = Enemy_Life - My_Attack
        print('----------------------------')
        print('My life = ' + str(My_Life))
        print('Enemy life = ' + str(Enemy_Life))
        time.sleep(1)
    if My_Life <= 0 and Enemy_Life <= 0:
        print('Draw')
    elif My_Life <= 0 and Enemy_Life > 0:
        print('You lose')
        Enemy_Win = Enemy_Win + 1
    else:
        print('You win')
        My_Win = My_Win + 1
print('My win: ' + str(My_Win) + '  Enemy wiu: ' + str(Enemy_Win))

可以进行简单的pk,主要复习了循环和判断语句的用法。
在这里不得不吐槽一下,Python居然没有自加的功能,着实有点难受。

接下来又打印的9*9乘法表
其中%d的操作和C/C++类似,但是print会有自动换行,因此需要加上’ end = ‘’ '让其不换行

for i in range(1,10):
    for j in range(1,i+1):
        print('%d * %d = %d\t' % (j,i,i*j),end = '')
    print('')

函数的定义方式:

def 函数名 (参数1,参数2,参数...):				#' : ' 别忘!
	函数体
	return 语句

与C/C++不一样,Python不需要在函数头定义函数返回类型,return的用法倒是和C/C++一样。值得一提的是,Python里的参数只需要填写变量名,完全不用管参数是什么,但是真正调用的时候必须输入与其在函数中表达的类型的数据,如:

def function(number):
	for i in range(number)
		print(i)
#在函数中,number被作为整型使用,因此在函数外调用函数的时候必须要使用整型作为参数,如:
function(4)
#输出结果应该是分别换行打印1,2,3,4
#但是如果使用:
function('4')
#程序会立马报错

参数的定义好像是和C++类似,可以先给默认值,如果不传参就直接使用默认值,而含有默认值的参数是在最后的。
还有很神奇的一点!感觉Python的变态之处来了:一个函数可以return多个值,直接将其变为一个元组进行返回!实在是bug!在以前学习C/C++想都不曾想过的事情!
也可以将无return的返回值打印,貌似会自动返回一个None。

变量的生存周期与C/C++类似,区别就是没有明显的{}代表代码块。不过Python中貌似就是以缩进来表示代码块了……
global函数可以将变量申明为全局变量,类似于C/C++中的extern,应该也是尽量少用为好。
今天就到这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