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在这,有些内容需要看视频:
连通域标记算法FPGA流水线实现思路-无需DDR缓存图像_哔哩哔哩_bilibili连通域标记算法的本质,如何用FPGA实时流水线的实现?连通域算法的用处和局限性github.com/becomequantum/Kryon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94y1Z7dV用FPGA实现连通域识别算法我之前做过两个版本,还写过两篇文章、做了一个动画视频。但之前写的这两个版本最终在逻辑上都还有点问题,写第二个版本时就是想解决第一个版本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最后改进的还是不够彻底,有些方面可以说还退步了。上面这个动画视频展示的就是第二个版本的算法流程,现在我已经明白这个流程是有些问题的了,所以大家不用再仔细研究这个老视频了,我会在这个视频里把连通域算法的本质和FPGA实现它的难点在哪讲清楚,最近我已经把逻辑完备版的Verilog代码调通了,大家看这个视频的讲解就行了,之前写的文章也不用看了。
https://github.com/becomequantum/
先来讲一下好几年前我要做FPGA实现连通域识别算法的动机,其实就是当时的项目需求,FPGA要处理的是线阵相机传过来的图像数据,在“FPGA图像处理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个视频中已经讲过,线阵传感器传来的图像是没有帧的概念的,而当时项目里用到的FPGA也没有接DDR,只能用片上Ram缓存有限行数的图像。
当时也调研了一下连通域标记算法,自然也看到了类似上图所示的文章。其中这个Two-Pass法我当时一看就觉得不适合FPGA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