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通域标记算法FPGA流水线实现思路-无需DDR缓存图像

本文介绍了如何在FPGA中实现连通域标记算法的流水线处理,针对线阵相机图像数据,避免使用DDR缓存。通过理解算法本质,提出一种“冰壶两把刷子”模式,只需扫描两遍图像并利用有限行数的片上RAM。文章探讨了递归遍历法、Two-Pass法和Seed-Filling法,强调递归法在实现连通域识别中的简洁性。并详细阐述了实时流水线模式的工作原理,包括单行和整体连通域信息的记录,以及如何处理复杂的分支结构。最后,讨论了算法的应用,如连通域的统计信息和形状识别。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视频在这,有些内容需要看视频:

连通域标记算法FPGA流水线实现思路-无需DDR缓存图像_哔哩哔哩_bilibili连通域标记算法的本质,如何用FPGA实时流水线的实现?连通域算法的用处和局限性github.com/becomequantum/Kryonicon-default.png?t=N7T8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c94y1Z7dV用FPGA实现连通域识别算法我之前做过两个版本,还写过两篇文章、做了一个动画视频。但之前写的这两个版本最终在逻辑上都还有点问题,写第二个版本时就是想解决第一个版本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最后改进的还是不够彻底,有些方面可以说还退步了。上面这个动画视频展示的就是第二个版本的算法流程,现在我已经明白这个流程是有些问题的了,所以大家不用再仔细研究这个老视频了,我会在这个视频里把连通域算法的本质和FPGA实现它的难点在哪讲清楚,最近我已经把逻辑完备版的Verilog代码调通了,大家看这个视频的讲解就行了,之前写的文章也不用看了。

https://github.com/becomequantum/

先来讲一下好几年前我要做FPGA实现连通域识别算法的动机,其实就是当时的项目需求,FPGA要处理的是线阵相机传过来的图像数据,在“FPGA图像处理的一些基础知识”这个视频中已经讲过,线阵传感器传来的图像是没有帧的概念的,而当时项目里用到的FPGA也没有接DDR,只能用片上Ram缓存有限行数的图像。

当时也调研了一下连通域标记算法,自然也看到了类似上图所示的文章。其中这个Two-Pass法我当时一看就觉得不适合FPGA实现,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