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活动的生成周期及启动模式

本文详细介绍了 Android 中 Activity 的生命周期,包括七个关键回调方法的作用及触发条件,并解释了四种不同的启动模式及其工作原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一、活动的生成周期分别为:onCreate()、onSart()、onResme()、onPause()、onStop()、onDestroy()、onRestart()。 1.运行状态:当一个活动处于栈的顶部时,这时活动就处于活动状态,系统是不愿意回收处于活动状态的,会影响用户体验。 2.暂停状态:当一个活动不再处于栈的顶部时,但仍然可见时,这时就是暂停状态了。处于暂停状态的活动仍然可见,系统也愿意回收,刚样也会影响用户体验。 3.停止状态:当一个活动不再处于栈的顶部时,并且完全不可见时,这时就是停止状态了。系统仍然会为这种活动保存成员变量和相应的状态,只有在内存很低的情况下才会进行回收。 4.销毁状态:当一个活动从栈中移除时,这时就是销毁状态了。系统会最先处理这种活动,以释放手机的内存空间。 活动的生存期(ActivityLifetime):Activity类中定义了7个回调方法分别是:onCreate()、onSart()、onResme()、onPause()、onStop()、onDestroy()、onRestart()。这7种方法覆盖了活动生命周期的每人环节,下面我们来一 一了解道来。 1.onCreate():初始化操作,所有活动都从这里启始。这里可以加载布局,或绑定事件等。 2.onSart():这个是活动变为不可见时调用。 3.onResme():这个方法一直处于栈的顶部,在和用户交互时调用,一直处于动行状态。 4.onPause():系统准备去启动或者恢复另一个活动时调用。这个方法以通常用来释放内存或保存数据,一定要快,不然会影响到栈顶部的活动运行。 5.onStop():这个方法是活动处于不可见时调用,它与onPause()的区别在于如果启动的活动是一个对话框式的,则onPause()会得到执行而onStop()的不会执行。 6.onDestroy():这个是活动被回收时调用,调用后活动就会被回收。 7.onRestart():重启处于停止状态的活动。 以上7种状态除onRestart()外,都是成对出现的。可以简化成三个活动期: 1.完整期:活动处于onCreate()和onDestroy()之间的就是完成生命周期。在onCreate()实例化,在onDestroy()销毁。 2.可见生存期:活动在处于onSart()和onStop()之间的就是可见生期存。与上面同样,在onSart()中创建,在onStop()中回收。 3.前台生存期:onResme()和onPause()之间就是前台生存期。在前台生存期,活动总是处于运行状态或栈的顶部,此时活动是可以和用户进行交互的,我们平时接触最多的就是这种。 ![这里写图片描述](https://img-blog.youkuaiyun.com/20171015115329515?watermark/2/text/aHR0cDovL2Jsb2cuY3Nkbi5uZXQvcXFfMzA1Njc4OTE=/font/5a6L5L2T/fontsize/400/fill/I0JBQkFCMA==/dissolve/70/gravity/SouthEast) 二、启动模式

四种启动模式

  • standard(默认)
  • singleTop
  • singleTast
  • singleInstance

standard(默认)

系统默认的启动模式。
Android是使用返回栈来管理活动的,在standard模式下,每当启动一个新的活动,它就会在返回栈中入栈,并处于栈顶的位置。
对于使用standard模式的活动,系统不会在乎这个活动是否已经在返回栈中存在,而是每次启动活动都会创建该活动的一个新的实例
MainActivity.java: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Log.d("Data", this.toString());
        setContentView(R.layout.activity_main);
        Button button = (Button) findViewById(R.id.button);
        button.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MainActivity.this, Main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
        });
    }

连续点击两次按钮,LogCat信息如下:

从日志中可以看出,每点击一次Activity就会创建出一个新的MainActivity实例,此时在栈中也会存在三个MainActivity实例,所以如果需要退出程序的话需要连续点击三次Back键才能退出
standard模式原理示意图:

singleTop

android:launchMode="singleTop"

当活动的启动模式指定为singleTop,在启动活动时,如果发现该返回栈的栈顶已经是该活动时,则认为可以直接使用它,不会在创建新的活动实例

然后MainActivity点击按钮启动修改为SecondActivity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MainActivity.this, SecondActivity.class);

SecondActivity.java:

protected void onCreate(Bundle savedInstanceState)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uper.onCreate(savedInstanceState);
        Log.d("Data", this.toString());
        setContentView(R.layout.second_layout);
        Button button = (Button) findViewById(R.id.button_2);
        button.setOnClickListener(new OnClickListener() {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v)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SecondActivity.this, MainActivity.class);
                startActivity(intent);
            }
        });
    }

返回栈栈顶活动:MainActivity –> SecondActivity –>MainActivity
在SecondActivity中启动MainActivity,因为栈顶活动变成了SecondActivity,所以会创建一个新的MainActivity实例。按Back键返回到SecondActivity,再按一个Back返回到MainActivity,再次按Back才会退出程序
singleTop模式原理示意图:

singleTask

当活动的启动模式指定为singleTask,每次启动该活动时,首先会在返回栈中检查是否存在该活动的实例,如果发现已经存在就直接使用该实例,并把这个活动之上的所有活动统统出栈,如果没有发现就会创建一个新的活动实例。

android:launchMode="singleTask"

在MainActivity中添加onRestart()方法,并打印日志: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Restart()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uper.onRestart();
        Log.d("Data", "onRestart_MainActivity");
    }

在SecondActivity中添加onDestroy()方法,并打印日志: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estroy()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uper.onDestroy();
        Log.d("Data", "onDestroy_SecondActivity");
    }

在 FirstActivity 界面点击按钮进入到 SecondActivity,然后在SecondActivity 界面点击按钮,又会重新进入到 FirstActivity,日志如下:

在 SecondActivity 中启动 FirstActivity 时,会发现返回栈中已经存在一个 FirstActivity 的实例,并且是在 SecondActivity 的下面,于是 SecondActivity 会从返回栈中出栈,而 FirstActivity 重新成为了栈顶活动,因此FirstActivity 的 onRestart()方法和 SecondActivity 的 onDestroy()方法会得到执行。 现在返回栈中应该只剩下一个 FirstActivity 的实例了,按一下 Back 键就可以退出程序。

singleTask原理示意图:

singleInstance

指定为singleInstance模式的活动会启用一个新的返回栈来管理这个活动,不管是哪个应用程序来访问这个活动,都共用的同一个返回栈,解决了共享活动实例的问题
修改SecondActivity的启动模式

android:launchMode="singleInstance"

修改MainActivity中onCreate()方法中的Log.d()方法,打印返回栈的ID

Log.d("Data", "MainActivity Task id is "+getTaskId());

修改SecondActivity:

Log.d("Data", "SecondActivity Task id is "+getTaskId());
Intent intent = new Intent(SecondActivity.this, ThirdActivity.class);

ThirdActivity:

Log.d("Data", "ThirdActivity Task id is "+getTaskId());

日志如下:

由此可看出SecondActivity的ID不同其他两个Activity,这说明SecondActivity存放在一个单独的返回栈中,这个栈中只有SecondActivity活动

singleInstance模式示意图


注:文中内容和模式示意图来自于郭霖大神的《第一行代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