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raceroute概述
traceroute (Windows 系统下则是tracert) 命令利用ICMP 协议定位您的计算机和目标计算机之间的所有路由器。TTL 值可以反映数据包经过的路由器或网关的数量,通过操纵独立ICMP 呼叫报文的TTL 值和观察该报文被抛弃的返回信息,traceroute命令能够遍历到数据包传输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
二、原理
traceroute程序完整过程:首先它发送一份TTL字段为1的IP数据包给目的主机,处理这个数据包的第一个路由器将TTL值减1,然后丢弃该数据报,并给源主机发送一个ICMP报文(“超时”信息,这个报文包含了路由器的IP地址,这样就得到了第一个路由器的地址),然后traceroute发送一个TTL为2的数据报来得到第二个路由器的IP地址,继续这个过程,直至这个数据报到达目的主机。
三、基于ICMP报文实现
基于ICMP报文的traceroute是这样实现的:让你在客户端输入 traceroute 命令+ip时, 客户端就发起一个ICMP回显请求报文,第一个数据包,TTL=1,这样第一跳路由器收到后,要转发出去时,会将TTL减一,即TTL=0, 就丢弃,然后第一跳路由器就返回一个ICMP超时的错误信息,客户端收到后,会判断是否收到ICMP 回显应答 报文? 如果还没收到,就会继续发送回显请求报文,TTL加1进行尝试,当到底服务器后,服务器就会发送ICMP 回显应答报文。
1、客户端发送第一个TTL=1的ICMP 回显请求报文,第1跳路由器收到后,查看目的地址进行转发,转发前会将TTL会减1,减完后TTL=0,就丢弃该数据包,并向客户端返回TTL超时的ICMP报文。客户端收到,TTL超时ICMP报文,从报文里面的源地址,得到第1跳地址:10.10.10.10
2、由于客户端发现还没收到回显应答的ICMP报文,于是继续尝试发送,TTL进行加1。第1跳路由器收到后,根据目的地址进行转发,转发出去时,TTL减1,减完后TTL=1。第2跳路由器收到后,查看目的地址进行转发,转发前会将TTL会减1,减完后TTL=0,就丢弃该数据包,并向客户端返回TTL超时的ICMP报文。
客户端收到,TTL超时ICMP报文,从报文里面的源地址,得到第2跳地址:20.20.20.20
3、由于客户端仍然还没收到 回显应答 的ICMP报文,于是继续尝试发送,TTL进行加1。第1跳路由器收到后,根据目的地址进行转发,转发出去时,TTL减1,减完后TTL=2。第2跳路由器收到后,查看目的地址进行转发,转发前会将TTL会减1,减完后TTL=1, TTL不是0,路由器就继续转发。数据包终于到达服务器啦!服务器查看目的地址,就是找我的,于是继续解封装,查看IP数据部分(ICMP),发现是回显请求的ICMP报文,于是向客户端发送一个 回显应答的ICMP报文。
客户端收到,回显应答的ICMP报文,确认UDP数据包已成功到达服务器了,traceroute结束,并记录源IP地址:192.168.2.1
四、常用命令参数
1、最简单最常用的,tracertroute后面直接带域名或IP
# traceroute www.baidu.com
2、跳数设置,如限制路由经过 10跳停止
# traceroute -m 10 www.baidu.com
3、设置探测数据包数量,如限制路由经过 10跳且 每一跳发送4个探测数据包
# traceroute -q 4 -m 10 www.baidu.com
----------------
另:对两台服务器经过哪些路由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