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创客射频空间;
100 多年前,电话电报工程师们发现了通信线缆的传输损耗,他们试图去量化这种损耗。在
一次测试中,他们无意发现有种电缆每一英里信号损耗 90%。他们在信号源用 1000mW 功率
发射信号,一英里后,信号功率衰减为 100mW,再经过 1 英里,信号衰减为 10mW...
他们将这一组有趣的数字记录在表格里,大吃一惊,原来线缆传输距离(Distance)、信号
功率(Signal)和信号功率量的 0 的个数(Noughts)竟然神奇相关。
在信号发射源,距离为 0,信号功率为 1000,0 的个数为 3;
信号传输 1 英里后,距离为 1,信号功率为 100,0 的个数为 2;
…
信号传输 3 英里后,距离为 3,信号功率为 1,0 的个数为 0。
如果以 mW 为单位,每英里信号衰耗 90%来计算传输损耗,这太复杂了,能不能用 0 的个数
来表示呢?
当然,用 0 的个数来作为单位,这个单位太大,他们想到了用 10 乘以 0 的个数,于是就有
了一个新的单位 — dNoughts。
不过,用 dNoughts 来表示,人们不太容易记住,工程师们想,应该用一个名人的名字来命
名这个单位,他们想到了电话发明人贝尔,然后,他们就用贝尔的姓氏为单位,将 Noughts
和 dNoughts 改名为 Bels 和 dBels(decibel)。
新问题来了。信号每英里衰减 90%时,可以用 dBels 这个单位来描述,如果信号衰减 50%呢?
怎样去描述呢?
大家愁眉苦脸之时,一个工程师突然跳出来说,我们在 0 和 10 之间来玩玩填空游戏。
由于已经知道了信号功率为 1000、100、10 和 1 时,对应的 Bel 和 dBels 是多少。现在,假
设信号衰减为每英里 50%,那么,从 0 到 10,就是 2、4、8,然后,他们在 dBels 一列对应
的填上了 3、6、9...
按照这一规律,他们进而完善了整个表格,扩展到更小的数值...
最后,工程师们恍然大悟,这一规律不正是在学校里学过的 log 对数吗?
这样,世界上就出现了 dB 的公式:
g Log 之美
Log 是一个神奇的东西。它就像是一个魔法镜,将小的东西变大,将大的东西变小。
为什么我们需要这个魔法镜?
当我们遇到这样一组数据,它的值域非常广,有的数值很大,有的数值很小,我们就需要
log 这个魔法镜了。
比如下面这幅图,看起来一个平滑曲线,但是如果放大底部,却是波形图。如果不放大,这
些底部的波形图在线性刻度之下就像是一条平行线。
如果用 log 来表示,如下图所示,你会发现,底部的数据被放大,这样,既能看到小数值,
也能看到大数值,log 就像魔法镜一样将它们同时清晰呈现。
这在通信工程中尤为重要。比如我们现在要计算无线链路损耗,一个标准的无线链路损耗
计算包括:发射功率、接收功率、天线、射频电缆、跳线、连接头和自由空间损耗。
如果我们用绝对值 W 来计算…
这太闹心了。
如果我们用 dB 来计算呢?
So easy!是不是?
转换 m dBm 与 与 W W
通信工程中,我们经常用到 dBm 和 dB 这两个单位。dBm 表示以 1mW 功率为基准的一个比值,
公式为:10log(功率值/1mw)。dB 是用于表示功率的相对比值,其计算公式为:10log(A
功率/B 功率) 。
我们会经常转换 dBm 与 W,常常在 Excel 里用公式来转换。
在 Excel 中建立公式是这样的:
W 转换为 dBm = 10 * ( LOG10 ( 1000 * B3 ) )
B3 指单元格 B3 的功率值 W。
dBm 转换为 W = 10 * ( LOG10 ( 1000 * B6 ) )
B6 指单元格 B6 的 dBm 值。
不过,只要掌握好方法,口算就可以了。
①1mW 为基准
②1W=1000mW=30dBm
③3dB 就是功率乘以 2 倍(-3dB 就是功率乘 1/2)
④10dBm 就是功率乘以 10 倍(-10dBm 就是功率乘 1/10)
举个例子,46dBm 为多少 W?
46 = 10 + 10 + 10 + 10 + 3 + 3
我们说加 10 乘以 10,加 3 乘以 2,dBm 是以 1mW 为基准的,那么,46dBm 就是:
1mW x 10 x 10 x 10 x 10 x 2 x 2 = 10000 mW x 2 x 2 = 40000 mW = 40 W
例 2:
44 =30 +10 +10-3-3 = 1W×10×10×1/2×1/2 =25W
例 3:
32dBm=30+3+3 +3+3-10=1W×2×2×2×2×0.1=1.6W
例 4:
1dBm= 10 - 3 - 3 - 3 = 1mW × 10 × 1/2 × 1/2 × 1/2 = 1.25mW
例 5:
2dBm=-10 +3 +3 +3 +3 =1mW×0.1×2×2×2×2=1.6mW
依次类推
d dBd 与 与 dBi
我们经常用 dBd 和 dBi 来表示天线增益,这个 dBd 和 dBi 是怎么回事呢?
天线增益,描述的是天线把输入功率集中辐射的程度,天线增益是与天线方向图有密切关系,
方向图主瓣越窄,副瓣越小,增益越高。
dBi,即 deciBels referenced to an isotropic source,指天线相对于各向同性辐射器的
增益。i 是 isotropic,全向的意思。就是假设有个理想的全向天线,这个理想的全向天线
是一个真正的“点源”,就是一个简单的点状辐射源,在空间各个方向的辐射特性均相同,
它是理想的,并不存在。DBi 是相对于这个“点源”的增益。
dBd, 是相对于偶极子 dipole 天线的增益,d 是 dipole,偶极子的意思。dBi=dBd+2.41。
所以,当我们在说“24dB 天线”的时候,其实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我们并不知道它以何为
参考,它可能是 26.41dBi 天线,也可能是 21.59dBd 天线,相差了 4.81dB,4.81dB 这是一
个多么大的值?然而,我以前就被人忽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