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键生成策略
把类里头的id属性映射成表里头字段,尽量定义成逻辑主键,不定义成业务主键。
主键属性类型:generator
采用数据库提供的主键生成机制:
Identity(MySql和SQL Server的自增主键 )、
对DB2,MySQL, MS SQL Server, Sybase和HypersonicSQL的内置标识字段提供支持。返回的标识符是long, short 或者int类型的。
sequence(DB2、Oracle )
在DB2,PostgreSQL, Oracle, SAP DB, McKoi中使用序列(sequence),而在Interbase中使用生成器(generator)。返回的标识符是long, short或者 int类型的。
1、靠数据库生成主键(主标识一定要为整型)
class=“native”,hibernate就会调用该数据库的生成机制。native实际上不是一种生成策略,只是根据数据库的不同主键生成机制也不同。
session.save(user);
//提前发了insert into的sql语句,只有生成sql语句才能把user纳入session管理。临时集合没有用。
tx.commit();
//该条语句执行完之后,数据库依然没有数据记录,依然是垃圾集。commit()只是做一个完整性约束检查。
只要key里头有值就会发update语句。
2、靠外部程序提供的主键生成机制
increment:主键按数值顺序递增。此方式的实现机制为在当前应用实例中维持一个变量,以保存着当前的最大值,之后每次需要生成主键的时候 将此值加1作为主键。这种方式可能产生的问题是:如果当前有多个实例访问同一个数据库,那么由于各个实例各自维护主键状态,不同实例可能生成同样的主键, 从而造成主键重复异常。因此,如果同一数据库有多个实例访问,此方式必须避免使用。用于为long, short或者int类型生成唯一标识。只有在没有其他进程往同一张表中插入数据时才能使用。在集群下不要使用。
hilo(高低位): 通过hi/lo 算法实现的主键生成机制(生成long,short,或者int类型的标识符),需要额外的数据库表保存主键生成历史状态。
seqhilo(使用序列的高地位)
与hilo 类似,通过hi/lo 算法实现的主键生成机制,只是主键历史状态保存在Sequence中
Class = “uuid”
uuid只适用于为String类型的属性。
uuid.hex:由Hibernate基于128 位唯一值产生算法,根据IP、当前时间、JVM启动时间、内部自增量生成16 进制数值(编码后以长度32 的字符串表示)作为主键。(使用了地址+JVM的启动时间+系统时间+一个计数器值(在JVM中唯一)该方法提供了最好的数据库插入性能和数据库平台适应性。
uuid.string:与uuid.hex类似,只是生成的主键未进行编码(长度16),在某些数据库中可能出现问题(如PostgreSQL)。
3、assigned(手工指定)
Class =assigned,跟uuid很像
Assigned:主键由外部程序生成,无需Hibernate干预。
4、foreign(外部引用)
foreign:使用外部表的字段作为主键。
foreign(外部引用)
使用另外一个相关联的对象的标识符。和< one-to-one>联合一起使用。
Generator子元素的用法:
- < class name="onlyfun.caterpillar.User" table="USER">
- < id name="id" type="string" unsaved-value="null">
- < column name="USER_ID"/>
- < generator class="uuid.hex"/>
- < /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