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轴系统中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的一些问题

本文探讨了使用六轴IMU(包括三轴陀螺仪和三轴加速度计)进行姿态角求解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如何利用陀螺仪积分获取角度,并通过加速度计校正滚转角与俯仰角,同时讨论了欧拉角顺序对姿态角的影响及四元数积分的实际意义。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1. 六轴=三轴陀螺仪+三轴加速度计
  2. 姿态角求解
    在我们利用IMU求解运动姿态角时我们利用陀螺仪积分出角度,再利用加速度计来矫正滚转角与俯仰角(东北天坐标系下)。这样的话我们得到的X轴角度和Y轴角度就不会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累计误差(陀螺仪的零点漂移很难完全矫正)。

  3. X轴角速度Y轴角速度与Z轴角速度
    很多时候在欧垃角的观念下,如果坐标系为东北天坐标系而满足Z-X-Y顺序,这样的话最先旋转的是Z轴,而后面的绕X旋转与绕Y旋转并不会影响Z。这个观念是正确的,可是我在这有一个问题,如果一个物体先绕Z轴转一个角度,然后从陀螺仪上我们得到一组数据,WX=1dps,WY=1dps,WZ=0dps,这样以后物体的姿态角会怎么变化呢?(假设陀螺仪是理想的)
    这个时候很多朋友会说XY的角度会变化,但是Z的角度不会变,因为Z轴是最先转动的轴
    回到最开始的定义,Z->X->Y这样的旋转后面的旋转不会影响前面的旋转角度。问题来了Z->X->Y = Z->X&Y 这个等式成立吗?
    这个问题很好验证,我们可以利用四元数积分来求解最后的姿态四元数,再通过我前面博客里提到的转换方法来求解欧垃角。最后我们可以惊奇的发现上面的等式并不相等。
    为什么?这个里面最大的问题是X&Y的旋转无法分解为一次X旋转再接上一次Y旋转,这个问题很不好直观的得到,但是大家可以通过四元数来验证。

  4. 实际意义
    这个问题为什么要提呢?实际意义就是如果X轴Y轴不通过一定方式矫正零漂,那么在四元数积分的时候Z轴的零漂无法通过只矫正Z轴角速度来抑制。

上面都是个人的一些推导,如有问题希望能指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