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框架介绍
盒式设备硬件模块
不同于框式设备,盒式设备的各个业务模块并不是独立的硬件模块,而是集成在一个框内。
框式设备硬件模块(中高端)
主控板(MPU)
- 一般项目中采用两块主控板负责系统的控制层面
- 控制平面完成系统的协议处理、业务处理、路由运算、转发控制、业务调度、流量统计、系统安全等功能。
- 管理平面完成系统的运行状态监控、环境监控、日志和告警信息处理、系统加载、系统升级等功能。
交换网版(SFU)
- 实现业务模块之间的数据通信及交换,系统的数据平面
- 交换网板提供整个系统的数据平面。
- 接口板、主控板之间通过交换网板完成通信
接口板(LPU)
- 一般项目上用的比较多的LUP板卡 12光口、24/48电(光)口
- 接口板和接口板之间通过交换网板连接了起来,接口板之间的通信统一经由交换网板进行转发
模块连接逻辑图
框式设备各个模块分为不同的单板,单板之间通过框式设备内部的连接进行通信。
盒式设备内部集成了这些模块,各个模块之间同样也是通过内部连接进行通信。
网络设备逻辑架构
数据平面:报文转发
控制(管理)平面:登录设备进行管理,处理协议报文
监控平面:风扇状态、温度(监控板)、占用率
网络设备对报文的处理流程
报文转发上行、下行
以交换网板为中心,可将报文在设备的行程一分为二,前半程成为上行,下半程称为下行
报文分类
协议报文
- ARP协议、OSPF协议等协议报文 交由控制层面进行处理
业务报文
- FTP上传下载业务、WEB的业务、邮件的业务等
通过转发表型查表转发(FIB),高端设备的接口板LPU板卡通过主控板下发的路由表项形成转发表(FIB)
业务报文转发处理流程
业务报文从接口进入上行接口板处理之后,通过框式交换机内部总线交由交换网板,交换网板交由下行接口板处理后从接口发出去
- 切片:把报文送往交换网板之前,进行切片处理,也就是把报文按一定粒度进行切片,切成固定长度。
- 重组:将交换网板发送过来的已经切片的报文进行重新组合。
确定报文出口
当报文从接入口进入时,设备需要依据转发表项(IP路由表、MAC地址表)确定出接口(对于框式设备需要确定下线接口板)。
报文到达交换网板时已经明确了出接口、下行接口板,因此表项查询需要在上行接口板的处理过程中完成。
接口板有CPU和内存,主控板下发转表项到接口板上
- 分布式:
转发表项存放在主控板上:每次转发都需要与主控板进行通信,转发效率低
转发表项存放在接口板上:转发效率高,但所有接口板都要存储转发表项,控制平面资源占用高
模块连接逻辑图
转发信息
高端设备业务报文不经过主控板CPU处理,由接口板提供转发信息查询。
接口板上存在的转发信息并非存在于主控板上的转发表项(IP路由表、MAC地址表…)。主控板生成转发表项之后,生成对应的转发信息下发在接口板。
硬件转发
接口板:通常为NP或ASIC芯片
主控板:CPU
转控分离
协议报文转发处理流程
路由协议,对设备的ICMP请求报文等,需要交由设备的控制平面处理,即上送主控板的CPU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