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层
- 理解传输层服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机制
- 复用/分用
- 可靠数据传输机制
- 流量控制机制
- 拥塞控制机制
- 掌握Internet的传输层协议
- UDP:无连接传输服务
- TCP: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
- TCP拥塞控制
1 传输层协议的基础知识点
- 分段及封装应用层传送来的数据
- 提供端到端的传输服务
- 在发送主机与接收主机之间构建逻辑通信
包括两个协议:TCP、UDP
端系统运行传输层协议
- 发送方:将应用递交的消息分成一个或多个的Segment,并向下传给网络层。
- 接收方:将接收到的segment组装成消息,并向上交给应用层。
Internet传输层协议
可靠、按序的交付服务(TCP)
- 拥塞控制
- 流量控制
- 连接建立
不可靠的交付服务(UDP)
- 基于“尽力而为(Best-effort)”的网络层,没有做(可靠性方面的)扩展
两种服务均不保证:延迟、 带宽。
2 传输层为相互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提供了逻辑通信
由应用程序产生应用进程,由应用进程产生进程端口号,由端口号提供相应的服务。
3 两台主机进程间通信条件
- 本地主机(IP地址定义)
- 本地进程(端口定义)
- 远程主机(IP地址定义)
- 远程进程(端口定义)
4 端口范围
- 熟知端口(著名端口):0-1023,由ICANN指派和控制
- 注册端口:1024-49151,IANA不指派也不控制,但须注册
- 动态端口(短暂端口):49152-65535,IANA不指派也不控制,无需注册
5 传输层的分用和复用
6 传输层协议和网络层协议的主要区别
网络层:提供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机制
传输层:提供应用进程之间的逻辑通信机制
- 位于网络层之上
- 依赖于网络层服务
- 对网络层服务进行(可能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