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际生产环境中,有些容器内应用(比如编码器)需要用到物理层面的网络资源(比如组播流)。这就要求Kubernetes中的该Pod以HOST模式来启动。以下实验了Kubernetes-HOST网络模式,并给出了一些运维建议。
一、Pod的网络
每个Pod都会默认启动一个pod-infrastructure(或pause)的容器,作为共享网络的基准容器。其他业务容器在启动之后,会将自己的网络模式指定为“"NetworkMode": "container:pause_containerID”。这样就能做到Pod中的所有容器网络都是共享的,一个Pod中的所有容器中的网络是一致的,它们能够通过本地地址(localhost)访问其他用户容器的端口。在Kubernetes的网络模型中,每一个Pod都拥有一个扁平化共享网络命名空间的IP,称为PodIP。通过PodIP,Pod就能够跨网络与其他物理机和容器进行通信。
也可以设置Pod为Host网络模式,即直接使用宿主机的网络,不进行网络虚拟化隔离。这样一来,Pod中的所有容器就直接暴露在宿主机的网络环境中,这时候,Pod的PodIP就是其所在Node的IP。从原理上来说,当设定Pod的网络为Host时,是设定了Pod中pod-infrastructure(或pause)容器的网络为Host,Pod内部其他容器的网络指向该容器。如下所示(6507